拒绝洗脑从有效识别筛选信息开始
处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环境,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但同时,我们最缺的也是信息——我们缺的是有价值的信息。
拒绝洗脑从识别信息开始.jpg有价值的信息往往被各种营销甚至洗脑信息掩盖,成了“相对”稀缺的资源。
占据稀缺为我们带来价值,掌握套路使我们发掘稀缺。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我自己总结的“有效识别筛选信息的简单套路”。
信息的定义比较宽泛,有必要先明确今天分享的特殊定义。今天探讨的信息就是:
“就信息本身而探讨信息”,不讨论所谓的“言外之意”和“情感功能”,所以日常寒暄和闲聊不在讨论范围内。
明确范围后,我们可以列出一个简单的拆解公式——
信息价值识别.png信息价值识别=知识储备+逻辑论证+感知验证
知识储备是识别理解信息的前提条件
最基本的识文断字的知识储备是阅读文章的前提条件,各学科的知识储备是识别理解各学科信息价值的前提条件。
举一个例子,自从学习了运营的相关知识以后,现在使用各类互联网产品或者淘宝京东购物时,就会对“运营信息”特别敏感,不自觉分析其运营套路,大多时候都可验证。有了运营知识储备,对于运营信息和套路识别能力自然提升。
当然,知识储备也可能局限视野,进入手里拿着锤子,看谁都像钉子的状态。
为了打破这种状态,我们必须还要有逻辑论证能力。
锤子视角到处都是钉子.jpg
逻辑论证是识别筛选信息的核心装备
主推结构化思维+批判性思维。
结构化思维用于识别信息,主要就是按照“结论→理由→事实”顺序整理信息,形成逐渐扩散的金字塔结构,层层支撑。
关于批判性思维,我在这里不具体展开了,简单介绍一下《学会提问》中的方法:
学会提问.jpg
1.明确论题、结论和理由的三层结构,针对性排除这三者的模糊性、歧义性表述,这三者极为重要,是论证的核心;
2.明确价值观假设(应该是什么)和描述性假设(本来是什么)的区别,寻找推理过程的典型谬误,假设隐藏越深,挖掘价值越大。
3.验证证据和数据有效性,寻找可能的替代原因,防止重要信息被省略等,最后细节的不断完善。
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是利用逻辑结构去解构,最后重新建构出更有效结论的过程,也即“结构-解构-再构”。
其实,无论是结构化思维还是批判性思维,根基都是“逻辑思维”,有时候各类名词不过是“逻辑工具化封装”与“包装再销售”。
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一下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相关经典书籍,掌握第一手知识。
有了知识储备+逻辑论证,信息的价值其实还是处于虚拟阶段,最后一步“感知验证”是价值实体确认。
感知验证是价值实体确认
简单来说,感知验证就是让前期识别的信息融入自身的信息系统里运行起来。
典型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信息,改变信息结构或者表述方式,有价值的信息往往并不是特别依赖特定语境或包装方式。
如果离开语境和包装,价值感就降低了,那么这个信息的价值就存疑。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很多“新瓶装旧酒”的知识,打个比方,就是将新瓶子丢了,将旧装入其他瓶子,看还是不是新酒。
是新瓶还是新酒?.jpg
如果一个信息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体现价值,那么它价值就更高。特别是有些信息可以给自己带来真实力量的,那么它即使是鸡汤,也是对你有效的鸡汤,也有价值。
鸡汤的营养要考虑语境匹配.jpg
【扩展提示】
最后,我想说的是,识别和筛选出信息的价值只是第一步,如何积累和挖掘价值的路更长。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事业主题,甚至是人生主题,这样才能不随波逐流,被海量信息淹没。
即使都是高质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信息之间不存在一定内在联系,无法整合为类似“事业”这样的主题,那么价值信息也会快速流逝甚至内部冲突消耗。
事业主题+最小实践循环.png往大了说,要有事业主题和人生主题去整合识别筛选出的信息价值,往小了说,也要有“最小践行单元”去实体化信息价值为技能。
关于信息识别,日常的每一段对话都可以成为实践机会。
挖掘更多对方言语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对方表达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是最小也是最实在的善意。
【话题思考】
那么,请问你的事业主题是什么呢?关于这个主题,你可以想到的最小实践单元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