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2023-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子恩

《非暴力沟通》是一校友在去年初推荐给我的一本书。但我阅读后并不是很能理解书里所讲的内容。我对翻译的书都觉得难以看懂。我就用了一个笨办法,直接把书中提炼的重要观点记下来,然后去消化及运用。

这本书的观点,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四个要素。一是观察,二是感受,三是需要,四是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第一步,先看下什么是我的观察;第二步,我的感受如何;第三步,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第四步,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今晚我家上一年级的老二在哭闹,说数学太难了,说我没有及时辅导她,浪费她做作业的时间,而且还一直大喊大叫,甚至把喉咙都喊哑了。要是以前,我也会和她对着吼叫。不过现在我的处理方式,先观察。知道她发脾气是因为她想尽快把作业完成,喊叫是她心里烦躁的外在表现。在她看来,妈妈没能及时回应和协助让她有这样的感受。她的请求是我能第一时间满足协助她完成作业的需要。

就这样,完美地解决今晚的小插曲。

拨开迷雾,非暴力沟通沟通方式精髓在于对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大部分人听到批评时,一般会申辩、退缩、反击。

然而,一时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新的体会。

学了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当我在日常沟通中,听到一些不太悦耳的声音时,我会去思考“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的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我内心的请求会是什么”。一番思考下来,基本上可以消化了情绪,能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和沟通了。

称卢森堡博士为“谋杀犯”、“杀孩子的凶手”的巴勒斯坦难民,在博士进行非暴力沟通后,会后主动邀请博士到家做客的案例,堪称经典。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已落地的典型实际案例。

期待自己践行后的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