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一点,你也能写出令人着迷的好故事-60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获
我不是标题党。
那60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都是《故事》这本编剧圣经的作者罗伯特·麦基 ROBERT McKEE的学生。
《故事》作者:罗伯特·麦基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奖,就是遵循了罗老爷子在《故事》中阐述的基本原理。
掌握并遵循这个原理去创作,相信你也能写出令人着迷的好故事。
慢,先别激动,在拿奥斯卡奖之前,请先问问自己,
故事真的这么重要吗?故事是人们的刚需吗?
要知道,只有写直击人们刚需的内容,才有人爱看,才有市场不是么。
我知道你知道,
那我负责任的告诉你,故事就是刚需,特别是。
正如评论家肯尼斯·伯克所言,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
人人都活在故事里
想象我们的一天,早上扫头条新闻、中午餐后聊天、晚上回家追剧看电影读小说、睡前看朋友圈刷微博,我们身边无时无刻的都有故事发生,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追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为什么故事会占用我们这么大量的时间呢?
这还要追溯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提出的那一古老问题:
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
特吓人是吧?
不就看个故事么,怎么还上升到人生哲学层面了?
别急,这是知识点,我来帮你捋一捋思路。
我们都有梦想对吗?可是,你知道达成梦想的手段吗?
是不是每每追寻内心的目标的时候,
往大处想,对宇宙、自然、世界、社会、环境无能为力,
往小处想,回到自己身上,又忙于处理个人琐事牵绊,经常无法脱身,
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从4个方面去寻找解决办法:哲学、科学、宗教、艺术。
哲学:听着就头大对么,如果不是考试,谁还看哲学?绕来绕去的形而上的东西,不切实际。
科学:恩,像是个办法,但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被细分的不能再细,我们越来越活在科学的黑箱里,谁都不知道其他人在研究什么,科学家们把我们的人生搞得支离破碎,艰深复杂,就没有简单点的途径?
宗教:对,宗教挺简单的,信就行了,但对于在中国的我们来说,可以直接呵呵了,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不知该问耶稣、真主还是王母娘娘。
艺术:好吧,就剩下艺术了。在对传统意识形态信仰日益消减的今天,“故事的艺术”依然算是我们对人生真相一探真相的源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懒,我们又没有时间。
我们懒得思考哲学、科学这么艰深的思想,我们又缺失对神灵的虚无的信仰,
可一生苦短,我们该如何谈人生、聊真谛?
这时,故事出现了,我们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找答案,找精神共鸣。
故事是我们对自我生存模式多样性的非实践性体验,
这是我自创的解释,好吧,有些拗口了,
说白了,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故事,在别人的经历中快速获取自己的人生经验,省了很多自己试错的时间。
举个例子:故事就是我们听到不明觉厉的道理,一脸懵逼时,对方说了句,举个例子。
故事就是那个例子,那个让你一下茅塞顿开的例子。
哲学、科学、宗教,都没有故事艺术这么简单直接,事儿说的明白,还有代入感。
既然我们对故事的需求这么刚,那就赶紧写起来吧。
慢,先别激动,在拿奥斯卡奖之前,请先问问自己,
故事的市场现状怎么样?我的故事如何突出重围?
我们都知道,投资之前,要先了解市场情况,尤其是你要把自己的时间投入进去。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市场很大,市场很需要你。
好故事,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人们对好故事的需求前面已经说了, 随之催生出的市场巨大。
我们拿好莱坞来举例子,
好莱坞每年生产发行的影片多达四五百部,一天都不止一部,可你看过多少?其中精品有多少?凤毛麟角。
是因为剧作者不努力,写得少吗?
不是,要知道,好莱坞一个普通的制片厂,一年就要收到不下两万个电影剧本,而投拍的只有十几部。
那是制片方不努力,找不到好剧本吗?
不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好莱坞剧本开发的成本就已经攀升至每年五亿多美元,其中超过3/4都用在了找好故事上。可最终结果是,好剧本确实少,所以,我们每年在荧幕上看到的就是近年来最佳的故事了。
所以,只要你的故事够好,不用担心自己被埋没,这一直是一个卖方市场。
既然故事的市场这么大,那就赶紧写起来吧。
慢,先别激动,在拿奥斯卡奖之前,请先问问自己,
为什么咨询发达的今天,好故事反而更少了?
重点来了。
好故事少的原因,就是,你太着急了。
我们知道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写作也是一样,而很多人以为,自己看过几部电影,经历过几段起伏,就可以直接拿经验来写作了。
其实,“故事”这门艺术,跟音乐、绘画一样,都需要先学习基础知识,
比如,想当作曲家的话,你会说:“我听过许多交响乐,我也会弹钢琴,今儿晚上没人约,我作首曲吧。”
不会。
你会先去上音乐学院,专修交响曲这一类型,学习理论然后实践。经过多年勤学苦练,你能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创造力,才会开始鼓起勇气作曲。
一个优秀剧本的创作,要更难,
因为,故事要指向我们人生的核心问题:价值观,这是艺术的灵魂。
而这个核心问题,恰恰是现在好故事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我们处在一个道德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的世界,
各种意识形态,各种主义横行的时代,一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
缺少了判断人生是非曲直的基石,让我们无从假定观众的期待。
所以,想要深入挖掘生活真谛,找出新的见解和意义,再用一个好故事承载,向一个越来越不可知的世界表达我们的解读,也更难。
慢,先别激动,先别急着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就是因为难,导致好故事越来越少,只要你能写出“好故事“”,你的机会就来了。
好故事到底是什么呢?怎么才能写出好故事呢?
你也能写出好故事
“好故事”,说白了,就是值得讲,且别人也愿意听的东西,能让人在没有去到的世界中感同身受。
想写出“好故事”,你要动用自己一切的才能与天赋,将对社会与人性的鲜活洞察,用别人想象不到的方式组织起来,并用自己作品里的人物与世界展现。
这需要你拥有很多爱。
对好故事的爱、对戏剧性的爱、对真理的爱、对人性的爱、对感知的爱、对幽默的爱、对完美的爱、对独一无二的爱、对美的爱、对自我的爱、当然,还有对写作的爱。
不过,仅有爱还不够,你的目标是把一个好故事写好。
就像前面提到的,想写出好故事,先要掌握故事构思的原理。
这门手艺是一系列技巧的和谐统一,吸引观众投入你所创造的世界,流连忘返,并获得感人至深的体验。
如果作者没有这门手艺,他最多只能抓住头脑中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就茫然失措的对着自己的作品发呆,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想法到底好不好,然后深陷其中,却忘了故事本身的追求。
因此,通过刻意练习,有意识的施展故事手艺,烂熟于笔尖,可以不再为琐事烦扰,让潜意识浮出水面,任其自由驰骋,仿佛收到了上天的Calling。
说的挺悬的哈,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聚精会神练功,进入心流状态,潜意识都会出来帮你。
好了,说完了“爱”与“练”,
最后说说写出好故事的两大能力和两大天赋
感知力: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并将细节栩栩如生的精美展现,可以让观众为之心动。
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落入表象的陷阱,只反映可见的现实,而忽略了生活的真实。也就是,不能只表现生活是什么,跟要挖掘这样的生活是为什么。
想象力:可以将观众从现实空间拉升至虚拟空间,将不可能的假设利用高新技术,展现为令人惊叹的现实。
但同样要注意的是,想象力,新技术,都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因为现在的观众寻求及时反馈短期刺激,就将奇观景象作为卖点,这只能造成过山车一样的短暂愉悦,除了当时的快感什么都留不住。
这两大能力指向了纯粹的事实与纯粹的想象两个极端,而在这两极中间存在一个变换莫测的“光谱”,我们要做的,就是游走在这光谱之间,找到一个故事的平衡点,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
除了感知力和想象力这两种能力外,还有两种超凡的基本天赋是写作者必备的。
文学天赋:创造性的将日常语言转换成更具表现力的形式,生动的捕捉人性、描述世界。
具有这种天赋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却痴迷于此,结果把精力都用在了打造华丽的辞藻上,而故事本身却空洞无奇,跟想象力一样,搞反了主次,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故事天赋:创造性的将生活本身转化为更有力度,更明确,更富意味的人生体验。能发现日常生活的内在特质,并将其重构成一个比生活本身更丰富的故事。
故事天赋不一定需要写作,因为故事可以用人类交流的任何方式来表达。拥有这种天赋的人属于少数,但也存在在我们身边,他们时长利用这种天赋发行社交货币,让一群朋友身体前倾、全神贯注的聆听他们的故事,并在结束时满足的微微挺直胸口,回应着,“没错,我也这样。”
能看的出来,最重要的天赋就是故事天赋,
我想评论家肯尼斯·伯克所说的: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由两层含义,人们除了需要看故事,人们也需要会讲故事。
故事天赋虽然罕见,但可以练,熟练掌握的一切故事技巧和手艺,就能有机会发挥出故事天赋,并把它锻造成好故事。
准备开练
好了,总结一下,我们知道了人类为什么需要故事,可好故事为什么那么少,我们也知道了写出好故事要有“爱”和“练”作为前提,并通过感知力与想象力的相互配合,运用文学天赋和最重要的故事天赋来共同锻造。
但,为什么花这么大的篇幅说这些?
是因为之后的讲述,我们面对的就都是手艺了,
而刚刚这些,是核心,是意义,是方向。
是好故事能够让人感同身受、心生荡漾、过目难忘的“魂”。
有了“魂”,真正的好故事,一见便知。
就像冯唐在《不二》里面描绘的:
“男子如果遇上真正对的女子,不用打坐、静观、修心,一个恍惚就能体会到了悟,在同一时,一切都空,一切都有,生死无间。”
所以,不管今后手艺练得如何,魂儿不能丢。
接下来的《故事》,让我们好好练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