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解》读书笔记(六~十章)

2021-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猫咪小妖的城堡

第六章  修行与控制

本章依旧是问答集合。选抄一些自己感悟深的部分。

一个透过控制来生活的人,具有一个固定的意识形态,他会遵循他的地图。路每天继续在改变,生命每日继续在进入新的层面,但他却继续加油携带着他旧有的意识形态。他注意看他的概念,然后照着做,因此他总是弄得不对劲。

那就是为什么你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人生里面的喜悦。因为生命所能够给予的唯一喜悦就是具有了解性的反应。

放弃所有的规则和规定,用一种深深的警觉来生活,这样就可以了。

要成为你自己的光。

按照每一样东西的性能来使用它,而不是按照你的梦来使用它,那么,你就是一方面健康的人,成为健康我就是成为神圣的,再很正常,很平凡。

外在是好的,因为外在是神的创造;内在是好的,因为那个创造者就住在内在。眼睛需要一睁一闭,它们需要眨眼,一睁一闭,那是一个韵律:外在内在。向外看,那里有很美的创造;向内看,那里有很美的神。内在与外在能够会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它们是一体的。

生命应该是一种自发性的流动。

感想:

生命,能量,爱,水,金钱,自我……当这一串串的词汇穿在一起时,真正自己能够做的,就是顺应,保持空的状态。

最近过于自我,很多事情都被放下,拖延。所谓接纳,顺势而为,我用错了场景,还会给自己找理由。

做事,而非空想,这样要踏实地多。保持空的状态,把自我降级,才会有新的能量流入。

第七章 最柔软的东西

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有两种:在外在世界,是水;在内在世界,是爱。水寻找空的地方,海洋是世界上最空的地方,所以水会进入它。爱也是寻找空的地方。爱需要你成为一个空,一个没有阻碍的空间。

世界上最柔软的能够穿透那最坚硬的。

坚硬的东西会害怕,它们比较不确定它们最内在本质的核心,比较执着于外在的形状。那个坚硬的是觉知的,警觉的,它处于一种抗争的心情,它一直在抗拒——那个抗拒会散发能量,那个抗议就是在杀自己。抗拒就是在走向死亡。

永远不要试着去做那个不能够做而只能够发生的事,永远不要试着去“做”祈祷,只要处于一种接受性的心情,让它发生。永远要记住,是整体透过你在做的,你只不过是一支芦苇,或一支芦苇做成的笛子,那个声音,那个歌,那个音乐,全部都是它的,全部都属于整体。

思考小结:

最近常浮现于脑海的一句:物壮则老。

可能与自己现在的状态有关。初三中考的一对一数学辅导,和初二物理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不断遭遇化学、历史与政治,经常是被虐的状况。还有高报,朋友也在帮忙介绍。

于是,经常给自己打气:最初的状态,最弱小却也是最具生命力的。认真做下来,就不会太差的。

也会常常感动于朋友们对我的各种帮助和信任:帮我联系推荐学生,分享美食,以及很多的鼓励支持。打开,接纳,能量的流动,爱的传递。相信只要努力做事,就不会太差。


第八章 在存在里面没有问题(一)

当你关心某个人的时候,你就变得很紧张,很焦虑。

每当你关心的时候,它就会产生紧张,它是一件不自然的事——你假装要成为一个佛。那个伪装会产生紧张,因此你的关心变成有毒的。如果你带着紧张和焦虑来关心,你的紧张和焦虑也会进入你的关心,你将会有意无意地或直接间接地强迫别人对你觉得感激。你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你变成一个烈士,你会去吹嘘它,你会想要别人感觉、表示,而且说出他对你非常非常感激。

这是一种自我的把戏。记住,这是你关心的方式,别人或许会表示说他很感激,但在内心深处,他将永远不会原谅你。你关心、你爱、你非常帮忙、你服务他,但他将永远不会原谅你。那不是一种纯粹我关心,那是有毒的,你的爱一直都带着恨,你的同情也是带着敌意,你的关心带着一种漠不关心在里面。

……你从来没有看到你自己的封闭。

(类比)河流不会跳进你的嘴里,你必须弯下身子,用你的双手捧着水,这样它才能满足你,它才能够解除你的口渴。但是,它要依你而定,它要看你能够从河里拿多少水而定。河流只是给予,只是分享。如果你对河流封闭,有敌意,有怀疑,如果你站在河边而不要弯下身子,如果你不放松、不臣服于河流,而一直站在那里,你将会保持口渴,而那些准备臣服的人,他们的口渴将会被解除。

阅读思考:

身处妈妈的角色时,面对丫头的学业分数,会有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透过对丫头的关心,呈现出来。于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总会有各种冲突。

其实静心下来,内心并不认为分数有多么多么地重要,通过学习这一过程中,如何面对,调整与解决困惑相对更重要些。分数仅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呈现而已。

本周中考志愿填报开启。各种说明分享会和学校家长会上,扑面而来的各种压力与紧迫感,让人不由盘算自家所处的等级。

各种线上学习,若没有空杯心态,全情投入,是很难有丰盛的收获。所谓躬身入局。

第八章 摘抄与感悟(二)

一、

爱是沟通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性质。沟通是一种对话,是两个人真正去了解对方。两个人都深深地跟对方有同样的情感,都试着去了解别人是什么、别人意味着什么。

讨论,争论,冲突,是头脑与头脑之间的,是逻辑的;沟通,是心与心之间的,是诗意的;深层的沟通是本性与本性之间的,是宁静的。

健康是参与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性质。成为健康的就是成为整体,就是跟整体在一起,去参与。

自我表现是责任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性质。自我表现是对整体负责,因为你是它的一部分。自我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

二、

当你想要去得到你所要的,生命就是一种偷窃。当你开始期待、要求、欲求,你就产生了困难。你没有跟着整体走,各种苦恼都会从你里面升起。

当你选择你所得到的,生命就会运作地很好。任何你所得到的,你就去喜欢它、接受它、享受它,在它里面感到高兴,这样的话,生命就会运作地很美。事实上,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所选择的。

如果以你现在的样子你过得并不好,你就需要什么花很多努力来变得更好;如果你能够了解,以你现在的样子你就很好了,那么,你将会很自然地变得更好。这是要变得更好的唯一方式。革新是透过接受而不是透过努力。

接受你自己,享受你自己,而且带着很好的庆祝心情。

感悟:

悦纳自己,爱自己。当逐渐地放下那些“应该”的标准,重新接纳内心真正的自己,才发现,原来我的需要是那么的单纯。

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期待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并深爱当下的自己。

道,流淌在每个人身上。感受内心,顺应内心,跟随道的方向,就不会差。

第九章《清静》

在存在里面,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被摧毁的。每一楼东西都是永恒的,它必须被吸收,它必须被做成你较大和谐的一部分。……(在两个极端)里面创造出一个和谐,使得能够产生出第三种品质——那就是梵天,那就是道。

生命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

每当一样东西是完美的,它就是死的,满月已经没有时间再存在了,隔天它就会开始衰减;第二天的月亮有很多未来,它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大。完美就是死亡,因为已经不再有任何成长的余地,所以一个完整的人本身具有一种不完美,一种不完美的气氛,因为他还一直继续在移动,他不知道死亡,他是不朽的。

当你是不完美的,你将永远都是有用的。

一个真实的生活一直都正在到达当中,但是从来没有到达;它一直都在逼近目标,但是从来没有到达目标,那就是它的美。

感悟:

生活,总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因为相遇,才会有碰撞,才会感受到不曾被发现的自己。进而,自己眼中的世界,又有了一道缝,阳光照耀进来,真好。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接纳当下,感恩当下的不完美,才会有进一步欢喜的可能性。

走出来,多链接,“世界”才有可能愈加真实。

第十章 每一个佛都会使宇宙变得更丰富

摘抄:

(喜欢它的语言)当一个成道的人溶解了,他会将他的芬芳给予整个存在,因为他的缘故,你也会变得更开悟一些。每一个佛都加进了一些东西到你身上。你或许没有觉知到,但是每一个佛都一直在将他的财富倒在你身上。存在以一千零一种方式在累积速度,因为每一个佛都会将他自己的成就给予存在。

这是一个很大的连环,每一样东西都跟其它每一样东西连结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大的模型,没有一样东西是分开的。

佛陀说: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我才会成为现在的我。如果没有他们,那么就一定不可能,他们创造出那个梯子,他们变成了阶梯,我经由那些梯子而进步,它们是我的过去,这个成道的片刻之所以来临是因为有那整个过去。

你是过去——要对它感激;你也是未来——要对它怀着希望。你是一个连结的环,在你里面,整个存在就在这个片刻进入未来。

关于戈齐福和奥斯盘斯基所说的七种类型的人:

一号人:生活在身体层面的人。为身体而活,活着就是为了吃。

二号人:感情化的,他透过他的感情来生活,他一直都很兴奋或很沮丧,心情总是上上下下。

三号人:理智型的,他透过他的理智来生活,他只是一个头,他没有身体,没有心,他很会用头来控制。他一直透过头来支配他的心,他的身体,以及每一件事。他是一个学者,苦行者,博学家,他是一个具有知识、记忆、逻辑和哲学的人,三号人控制着整个世界。

以上三种类型的人都处在同一层面,你无法找到很纯的,它们都混合在一起。

四号人:将这三种东西都完全分开,他已经将他的人分成不同的一层一层,在他里面,每一样东西都很干净,很清楚,你可以信赖他。他让每一个中心做它自己的工作。停止逾越。

能够透过老师、规范来运作,或透过方法来将它们分开,不需要太多的觉知。

五号人:觉知到了整个现象——三个不同的中心,以及第四个努力,将它们带到它们自己的领域。成为一个观看者,观照者。

六号人:不仅能够觉知,而且已经归于中心的人,是一个已经达到他的中心的人。他从一个永恒的中心来观照:他已经达到一个内在的塔,他的觉知从不摇晃,内在的火焰保持不动。

七号人:无法描述。必须靠近才知道他是什么。你知道越多关于他的事,你就知道得越少。佛陀,老子,戈福……只要让他的存在来穿透你的存在,你变成接受的那一端,这样你就会感觉到它是什么,它是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里面最伟大的钻石。

感悟:

常见到的说法“活在当下”,其实是在提醒自己要专注于某个层面(心,身,意),全然接纳和观照,没有评判没有分别心。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没有永久的持续,如海浪的曲线,起起伏伏,如是而已。生活,生命,本就如此。

《老子心解》全本书读完,笔记完成第一遍,阅读三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