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变现》——用阅读实现终生成长
一看《阅读变现》这个书名,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一本教人如何通过阅读来赚钱的书。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当我看到目录才知道,这本书讲的不是把看的书变成钱,而是变成我们自身的知识,帮助我们终生成长。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人会疑惑——看书,不就是把书里的知识读懂、学会,然后变成自己的知识吗?
没错,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到书中的观念,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但是人类的记忆容量有限,而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巨大的信息量,大脑为了避免因为信息过载爆炸,所以会自我保护地遗忘很多事情。
我们在合上书时,认为已经熟悉掌握的知识,如果没有再次记忆,将会在一周以后遗忘掉80%以上。时间过得越久,留存下来的信息就会越少。
在作者看来,读书是一项投资行为,我们投入的成本不仅仅是买书的钱,更是阅读这本书时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如果一本书读完后不久,发现书中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先前投入的金钱和时间也就算是打水漂了。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失败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才能让这一项投资活动,有着更大的收获呢?
作者提出,在阅读时要谨记一个道理,那就是读三本书,远没有将一本书读三遍收获大。我们只有将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翻看、记录,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观点,将观点融入我们的思想。
作者的读书方法是,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1遍勾出自己认为有意思、有所启迪的句子或者段落,第2遍只看勾画的部分,并从中选出5~9个观点简要地摘抄下来,第3遍围绕摘抄的内容,写下自己当时的想法。
作者引用了松冈正刚的一句名言——书本就是已经写好了内容的笔记本。
书在购买时,只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只有当读者和作者完成对话,书写了种种内容,完成了思想的交流和共鸣,这一件作品才算圆满。
所以,勾画和记录,很重要。
书中还提到了,我们看的大多书,可以分为业务书籍和通识书籍。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书,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对于业务类的书,不用做过多地摘抄,因为经典的书籍需要反复阅读原文,领悟作者写作背后的真意,如果仅仅学习摘抄部分,难免产生盲人摸象的感觉。
对于通识类书籍,作者认为应该要懂得取舍。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开卷有益的时代,市场上大量的书籍,好的次的都鱼龙混杂着,有的书写了一大本,关键的观点就一两句话。而我们的时间有限,书架的空间也有限,所以需要学会甄别和放弃。一般来说,十本书里只有一本需要长期翻阅,一本放置在书架上以备以后翻阅,另外8本在完成上述阅读、摘抄、领悟后,就可以舍弃了。这也是只取精华的体现。
为此,我专门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清理书柜,把那些几年之内都不打算翻开的书籍统统丢掉,将书籍按照种类,而不是尺寸大小,重新整理摆放。选出近段时间最需要阅读的10来本书,放置在桌子随手可拿的位置,监督自己坚持阅读。
改变书房的现状,是我阅读了这本《阅读变现》而实践的第一步,现在写下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就是第二步。以后还会有第三步、第四步,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将阅读这项投资做好,提高效能,收获更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