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淡出了微信朋友圈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它甚至撼动了电话在通信领域一统江湖的局面。在微信无限风光的同时,微信中的的朋友圈功能也深受人们喜爱。
或者只是三言五语,或者是图文并茂,又或者是一段小视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发布。这既抒发了人们的实时心情,又让自己的好友了解了自己此刻的状态,因为满足了大众的沟通和分享的需要,所以深受大家喜爱。
然而,近一年来,30+的我却发现自己渐渐与微信朋友圈越来越疏远,开始淡出了微信朋友圈。当我翻阅去年的朋友圈时,一整年才发了十几条朋友圈,而且自己想发朋友圈的欲望越来越低。这是为什么呢?想来大概有这么几方面原因。
首先,如今的朋友圈已经“变味儿”了。记忆中的朋友圈是向朋友分享心情,分享生活点滴,刷刷存在感,大家看过之后有同感或送祝福的随手一赞,各得其乐。而现如今,朋友圈已经成了广告圈。各种大小商家各种广告,动不动就刷屏;各种转发集赞,孩子作业打卡;各种链接转发,真真假假的消息推送。有时候刷了半天,看不到什么有看头的东西,刷了个寂寞。
其次,其实是自己的分享欲越来越低。曾经的我朋友圈里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晒娃,属于典型的晒娃狂魔。每当看到孩子的点滴成长总爱第一时间分享到朋友圈。可是后来越来越发现,带娃养娃冷暖自知,陪伴孩子成长时的幸福并不却来自朋友圈那几个赞的加持。同样,当孩子气人时你的无奈朋友圈也给不了你实在的排解。这朋友圈也是发了个寂寞。
再有,其实自己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明白,朋友之间,互不麻烦,互不打扰也是一种素质。真朋友即使联系少,但自有一份关心;假朋友很有可能见不得你比他好。也许你只是在晒你的小幸福,但在人家眼里你是在笑人家的不如意,反倒拉了仇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想想又是何必!
最后,将心比心,别人“没营养”的朋友圈你不愿看,你发的东西在别人眼里算“有营养”还是“没营养”呢?终于,30+的我开始淡出了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