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成长的点滴

2022-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知道名字为什么违规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观点会有如此的变化。

人真的是会成长的。

刘耕宏健身视频火爆的一个月后,听到了一些评论,类似“xxx兴起了,留给刘耕宏的时间不多了”,通过最近直播行业的变化,和刘耕宏直播间数据的变化,得出来刘耕宏再不抓紧时间赚钱,焦点就要移走了。

放在以前的话,总会多多的去学习和吸收这种观点。这种‘预判’让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总是很有谈资,能显示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多么强大。视野多么宽广。

但是现在,我觉得,我想做刘耕宏,不想做评论员。

评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也并不影响刘耕宏的发展。该跳操跳操,该干嘛干嘛。

我的生活是由我做主的,我想去做的事情,就去做,做成了就开心,做不成也感觉充实。

很多人说,我想去旅游,我想去创业,我想去跳槽,我想去读研,我想学潜水,等等想法,我们才是自己世界的主宰,只有我会为我的生活负责。我也只活给自己看。

想形成这种自我意识并不简单。人生一路,能说出‘我想要’就已经是高段位的选择。被动的活,畏缩的活,担心的活,不敢放下的活,太多太多的不自已。

要怎么形成这种自我意识?多聊聊。

我以前也经常评论,京东怎样怎样,拼多多怎样怎样。无论你评价如何,丝毫不影响主角的发展。

放放嘴炮挺有意思,之后呢,总是无限的虚无。毫无意义,但下一次还想要。

可能这种循环多了,直到某一天,这种评论,或者对事物的判断,已经成为了你的一种潜能,所以就不再能够激励你,奖赏你,刺激你,不再分泌多巴胺。

这时候,你就不再喜欢评论,或者说不再需要评论。

那有什么能让你更爽,更能分泌多巴胺或者内啡肽的方式?

我想要。

我要做什么,我要充分投入进去。享受人世间至高的快感,心流。

那种高中时期,做一张数学卷子,时间飞逝而不自知的感觉。

那种专注做题,全神贯注,遇到微小的动静就会吓一大跳的感觉。

以前总在虚无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当你有了想做的事情,这种浪费时间的问题就不要再出现了。

我评价---我想要,你的这一启迪时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