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 | 克莉丝汀·汉娜
在爱情中,我们会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法国,1939。
妹妹伊莎贝尔,叛逆的18岁少女。因为爱人盖坦一句“我要你和我一起去战斗”,她便用了一生去追随。她一直活跃在对敌斗争的前线,以“夜莺”为代号营救了许多飞行员,光芒璀璨。
留在卡利沃镇的姐姐薇安妮亲手将丈夫送上战场,独自抚养女儿苏菲,与征用自己房子的德国军官贝克周旋,沦为盖世太保冯·李希特的玩物。
勇于反抗、慷慨赴死是一种勇敢,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地活下去,何尝不是另一种勇敢?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知道,死去是多么容易,而要活下去却无比艰难!
在战争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章
1995年4月9日
俄勒冈海岸
如果说我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学到了些什么,那应该就是这句话了:我们在爱情中明白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在战争中发现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今的年轻人渴望对所有人都无所不知,认为光是动动嘴就能够解决问题。我来自一个更加朴实无华的年代。我们理解遗忘的价值和革新的诱惑。
不过,我发觉自己最近总是会想起战争,想起过去,想起我失去的那些人。
失去。
听上去好像是我把自己的爱人放错了地方,也许我把他们丢在了不属于他们的地方,然后转过身来,困惑地不知该如何追溯自己来时的脚步。
他们并没有被我遗忘,却也没有去向更好的地方。他们死了。随着自己渐入暮年,我知道悲痛和悔恨一样,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永远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自从我的丈夫去世、自己的疾病又被确诊以来,我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衰老了许多,皮肤像起皱的蜡纸一样,仿佛是有人试图把它压平之后重新利用。我的视力也经常出问题——在黑暗中,在车头灯闪烁时,在大雨倾盆而下时。陌生的视力衰退感让我变得紧张兮兮,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总是不住地回忆往昔的缘故。往事有着如今的我再也看不到的明晰和透彻。
我力图想象自己离世后才能感觉到的那种平静。我将会看到我爱过和失去过的所有人——至少那样,我必蒙赦免。
不过,我是明白事理的,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