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价值、价值、价值结构、实用主义、社会价值判断、自然价格。
林汉扬 写于 2018-03-18
提示:本文是随笔所写。
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论的难点正是在于社会中A、B、c。。。N等各种不同产品或商品之间使用价值的比较,不过,经过我多年的研究,我从维持系统时空的需求结构性平衡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相对应的供给侧,即社会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社会劳动量)的关系中发现一个关于类似木桶效应的价值法则,而各种商品使用价值就类似于围起这个木桶木板,有的木板长些,而有些木板短些,有的木板宽些,有的木板狭些。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对像看作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就看作一个木桶,本桶里装水的空间大小就类似于社会系统的生存和进化以及文明发展程度,比如说,做成木桶的木板的资源与劳动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哪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用有限的资源做成最大空间的木桶呢?
人类的发展史上,劳动力(人的数量)是从少到多的,因此,需求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而单一品种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数量也在增加,因此,木桶的建造是底部基础小而狭(需求结构)简单。
比如,在原始社会时,住,有个安全性能高的山洞;吃,有能填充饥饿的食物;;穿,有一套耐穿保暖的野兽皮毛做成的外套,就充满幸福感了。。撑起木桶边围的木板(供给结构)也筒单。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吃,不仅仅是有能吃饱,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美味与健康,于是,以此为目的生产食品的厨师这种职业出现发展起来了;穿,在有一套耐穿保暖,还要在此基础上追求美观与舒服,于是,以此为目的的时装设计师和生产组织出现了,这样才可能有幸福感了。对比现在,住,追求的不仅是安全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美观和舒适以及有利人人类居住的健康;于是以此为目的建筑、设计、风水等行业发展起来了。
这就像一棵树的主杆上分支发展出许多树的分叉,在主杆上旁生分叉发展出来的枝叶不能过分的生长又要维持整棵树的平衡。主杆初始分出来的次主杆就类似于代表木桶底部结构最坚实的哪几块木板的支撑,以维持木桶向更高更宽的边围发展,在发展时,接补(产品供给量)必须是齐头并进的,也就是说,在接补延长同一纵向的木板(同一产品)时,木板资源与劳动量在竟争供给(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横向的木板的供给互补(不同产品生产)的等效协调(等价交换),使整体上在筑建本桶时又省又快又好的完成工程,否则,木桶容量(实现社会需求量)的空间就会以最短的哪一块才能体现出“必要”的社会的使用价值,而过长的木板的使用价值就体现不来,使为此耗费的劳动量和时间将会成为不“必要″的劳动,可见,只有/必要”的能实现社会使用价值的“务实”的社会劳动才能体现为有“价值”的劳动量,称之为“社会必要劳动量”。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例子,认识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对性,即使用价值首先虽然是作为物(产品或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它又要回归于被“人”的使用来实现人类的需求,而“价值″首先是人类劳动的耗费,但它又必须以身体(的劳动力)作用于物(产品或商品)使物的使用价值发生改变,进而使之又创造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社会使用价值,而这种社会使用价值正是以人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为主导结合自然环境以及生产资料体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在与自然发生联系的社会生产力是以一个开放的控制系统表现出来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负反馈的交换过程!
然而衡量产品或商品使用价值并指导人类去付出多少社会劳动力和时间的量的过程正是一个把社会整体意识主体认识和分析以及衡量事物的社会使用价值的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人类整体的社会意识形式的价值判断有别于个体的个别主观价值判断,故而有一定的社会客观性,不过,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本身还不能等同于价值事实本身,而只是自然与社会主体相关的价值事实的价值判断。因此,获取某种能满足实现人类社会需求的产品或商品需要耗费人类社会劳动力的量的多少就是该产品或商品的自然价格,它还只能算是社会使用价值相对的“社会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