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
假期闲翻书,看房龙的《人类简史》,发现在迦太基之战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迦太基主帅汉尼拔奇袭罗马军队,势如破竹,罗马元老院任命费边.马克西穆为主帅,赋予它“只要能够拯救罗马,得以进行任何必要行动”的权力。费边知道自己不能和汉尼拔硬碰硬,必须步步为营,否则将会全盘皆输,因为他的手下全是没有受过完整训练的新手,也是罗马最后的可用之兵,完全不是百战雄狮汉尼拔的对手。他决定不要正面作战,只是一直紧紧跟随着汉尼拔,摧毁附近所有食物和道路,攻击人数较少的敌军部队。这种战术有点类似于抗日时期我党的游击战术。这种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削弱了迦太基军队的士气。
但是,这种战术无法满足躲在罗马城墙后享受安全却心怀恐惧的人们,他们想看到“积极的作战”,费边必须完成一些行动,而且动作要快。此时一名叫瓦罗的人在罗马城四处演讲,鼓动人们的情绪,告诉大家他比年迈迟缓的“拖延者”费边更会打仗,人民于是将他视为“英雄”,推举他成为新的统帅。结果瓦罗在坎尼会战中遭受了罗马有史以来最惨重的挫败,超过七万名士兵丧生。汉尼拔因而成为整个意大利半岛的主宰。
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结局。细思导致失败的原因,我觉得“人民”和瓦罗都难辞其咎。
先说“人民”。他们躲在远处,对于战争只是享受结果,却不能亲身感受氛围,所以在他们眼里,费边的战果实在不能满足他们对于胜利的渴望,他们期望的是一招制敌,取得迅速的胜利,从此摆脱迦太基的纠缠。由于离战场太远,他们会想当然的认为费边既然可以取得胜利,那么肯定也可以取得更大的决定性的胜利,于是他们猜疑,他们窃窃私语,他们交头接耳……可以说,正是他们的态度促成了瓦罗的狂妄。古人云,“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可是在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的是旁观者因为不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而产生的糊涂与激进。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类似的事例也是数不胜数的,比如齐燕之战。燕国大将乐毅率军攻打齐国,一路势如破竹,但打到即墨的时候,因为即墨城有田单守城,乐毅迟迟不能攻下。于是田单派人使反间之计,说乐毅之所以迟迟攻不下即墨是与齐国有勾结,结果燕王听信谗言,换回乐毅,用骑劫为主帅,导致田单反攻,大败燕军。在这场战役中,燕王为什么会上当?我觉得应该与罗马城的人民的心理相同。现在远处,他根本不能了解即墨城里的田单是何等的高明,即墨城外的乐毅是如何一筹莫展。他所看到的就是乐毅上一段的势如破竹和现在的裹足不前。于是这种猜疑的心理就给了田单可乘之机。
看来,无论中外,“旁观者”未必清,所以不要着急下结论,设身处地地看一看想一想,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候,旁观就不要发言,因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当事人最真切的处境。
再说瓦罗。他之所以如此狂妄的自称“英雄”,也是出于这种无知。他是“人民”中的一份子,他也同样的不清楚战场的实情。其次,他“旁观者”的身份使他可以放心地议论,而不必为之付出代价。于是,一群七嘴八舌的无知者足以毁掉一个好的政策。
从此,我再不盲目地相信旁观者清。当局者有当局者的有利之处,旁观者有旁观者的缺陷,各有利弊,一切要客观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