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初学者要学习语法吗?(一)
2020-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咚呱英语培训
这里说的初学者,是从小升初过渡期起始的范围。此前属于婴幼儿阶段,基本上就是创造条件给他们好看好听好玩就行,不需要考虑语法问题。
小升初过渡期,一般是小学5年级起,或早或晚,据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不同。他们基本掌握了书面汉语的完整表达方法,能理解文章和句子的结构。拥有了单词基础,部分同学还掌握了音标和自然拼读。可以说,造房子的砖块水泥沙子基本齐全了。如果把写句子做文章当做造房子,在此阶段只不过造的房子简单点,小一点而已。
整个英语培训教育系统都在千方百计克服“哑巴英语”,于是同学们蜂拥而至学习口语。这当然也是有帮助的,可是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还是少之又少。其实,我们绝大部分人不需要用“英语”口若悬河,即使工作相关(极少数的外事工作者除外)。既然说的机会极少,“哑”得理所当然;而且环境极其缺乏,“哑”得有理有据,谁也不能逮着机会就在家里hello几句是不?挺别扭的。
那么需要克服的“哑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敢说?是因为怕说出来的是错的。一个呀呀学语的婴儿,不知道对错为何物,就算只会一个单词,也没有“不敢说”。我们知道理解的重要性,只有对的句子才敢说,所以会支支吾吾,甚至干脆不开口,因为我们需要思考这个句子对不对。
所以,快速的判断一个句子的正确性,于克服“哑巴”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而快速判断一个句子的正确性,甚至自然反应脱口而出,是基于对“语言公式”的习惯思维。我们说汉语不需要打腹稿,甚至语言凌乱依然能顺利沟通,是因为双方基于相同的“语言公式”,把零散的语言信息用相同的方式组合起来,达到理解的一致。说到这,我引用一下日语学习的现象。由于日语含了不少汉字,一篇文章看起来好像很容易理解,可是要说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语言公式”不同,不了解它,你无法组织它的语言。
这个“语言公式”,就是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