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还是快乐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尕丫头儿的姐姐五存儿

    小时候对于端午节(我们称当午)最早的记忆只有插杨柳和戴香包,插杨柳是所有人家的爷爷爸爸和男孩子们的事,做香包是所有人家的奶奶妈妈和女孩子的事,当然戴香包男女孩都有份啦!

    妈妈说做香包用的香草来自于拉脊山脉的拉脊山的石头上,我们叫它石香,有一年妈妈做香包时在石香里发现了一条白花蛇,一条白花蛇?是不是有点恐怖?其实就线头大小,最多两厘米。爸爸说可能香草里有蛇蛋,孵出来了,用烟头烫死了,只记得白花蛇的花纹像极了球鞋上的鞋带,只不过黑白相间。

  至于端午节吃什么不知道也不记得了。最好也就添加个狗浇尿油饼吧!反正绝对肯定不可能有粽子。

    我和我妈都出生在我们村,我吃粽子的历史只有三十一年,我妈吃粽子的历史已经七十三四年,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你妈肯定比你大呀!自然吃的就早啦!问题是我妈吃粽子的年纪是四五岁(她说不是四岁就五岁),我吃第一个粽子已经二十几岁了,我妈说,她吃的第一个粽子的地点是在我们村现在已经消失的变成田地后又变成农家小院的曾经是一片庙宇前的集市上,她的爷爷给她买的,还说,她吃的那个粽子的味道她现在还记得,肯定特别好吃。而我吃的第一个粽子是在参加工作以后了。

      也就是说,七十年前我们村就有买粽子的,而五十几年前我们村却没有买粽子的。说明有些传承比如粽子在上好的人家里一直有的,只不过后面又断了层。

    小时候关于节日的问候好像只发生在春节,也就是过年,老听见大人们互相问候时都是张家爷儿年过着好着啥李家奶奶年过着好着啥马家大大年过着好着啥………,反正没听见过谁谁谁当午过着好啥八月十五过着好啥……。可能与过年农闲其他节日都农忙有关。

      民以食为天,先在田里刨食要紧,仓廪实而知礼节,填饱了肚子自然而然才会精神升华。

      庄稼人时时刻刻都不是在农忙就是在忙农。不会说端午快乐更不懂端午不应该快乐应该安康,我在省城里也学习工作了二十多年,知道端午安康也就两三年的事,真是孤陋寡闻闹笑话。

    话说安康应该是平安健康的意思吧?快乐那不是快点乐起来吗?人人平安健康也就快乐着吧?!有多大的区别?可能是文字游戏搞得鬼,不知者无罪,假如我曾经说过谁谁谁端午快乐的话那就抱歉啊,因为真的不知道真的不懂,以后一定改成安康,那就祝朋友圈里的人们端午安康,已经五月初六啦,快点儿乐起来。屈原老前辈知道了或许也希望大家不要纠结,不要沉重呢!释迦牟尼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是真诚的就OK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