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与“被捉”的辩证法

2023-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不是什么都能逗的

《捉》讲了一个“捕捉者”与“被捕捉者”的故事。

一只狐狸捉住了一只小鸟,这在自然界再寻常不过——弱肉强食嘛。

但是,当狐狸和小鸟一起掉进了猎人的陷阱后,故事有了反转,也多了意味。

被困的狐狸将心比心,放走了小鸟。而看起来非常柔弱的小鸟则知恩图报,召集了很多同伴救出了狐狸。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自然界万般生物虽然种类各异,其实彼此都是平等的。即便是食物链中的被捕食者,除了作为食物这种方式之外,同样也有能力通过其他途径帮到捕食者。曾经有一个动画片《蚂蚁与大象》也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

每一种生物也都同时面临着“捉”与“被捉”两种命运,处于“被捉”地位固然不好,处于“捉”的位置也未必就佳。就像本故事中,狐狸如果固执地得意于“捉”的角色不肯转换,便没有了后来被救的美好结局。

“捉”住别人,有时候也就同时“捉”住了自己,这是自然界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