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
9.11 Mon:
9.12 Tue:
选择,坚守,和传承
——观《信仰》心得体会
何为断肠?
蔡文姬说:“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曹丕说:“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马致远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我国古代文人的诗文中,断肠是一种意境,思人思乡,思至断肠。而词典里这样解释:断肠是割开或切断肠子,多用以形容悲伤到极点。
据说晋朝大将军桓温在一次乘船出行的时候,其下属将一只小猿捉上船,母猿沿岸一路哀号,穷追不舍,并寻机跳上桓温的大船,且立时断了气。随行人员剖开母猿的肚子,看到其腹中肠子都已断成一寸一寸的了,人说这是太过伤心导致的。
后来人们就用“肝肠寸断”来形容伤心过度,简称“断肠”。
heartbroken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愔愔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其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井底引银瓶》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唐代,淫奔之风甚盛,男女关系颇乱,白居易对此深为忧虑和不满。他以“井底引银瓶”为喻,以“止淫奔”为旨,写了这首诗。告诫那些一见钟情(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暗合淫奔(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环逐君去)、有家不能归(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的红颜少女,这种关系如井底引银瓶那样易碎易折。这两句是女对男说,只因得到你短暂的恩爱,误了我一生的幸福。语含无限悔恨和愤怨。
附全诗
井底引银瓶,
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
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
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
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
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
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
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
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
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
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
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
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
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
慎勿将身轻许人!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奈何许,天下何人限,慊慊只为汝。——华山畿
慊慊1 慊慊2 华山畿 畿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凄美的形容词用作动词,践行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是陈树湘,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在湘江战役中,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镇定指挥三十四师将士奋力抵抗,最终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于1934年12月1日渡过湘江。
此时,湘江沿岸各渡口已完全被敌人封锁,三十四师被敌人截断在湘江东岸。经军团部的指示,陈树湘组织会议宣布:第一,寻找敌兵薄弱的地方突围,到湘南开展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同敌人反复的斗争中,陈树湘腹部中弹,最终弹尽粮绝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他毫不动摇,拒医绝食。敌人无奈,于1934年12月18日拂晓,欲将他抬往道县县城,向上司邀功。上午8时许,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时,陈树湘乘敌不备,咬紧牙关,忍着巨痛,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抠出肠子,使尽全力,大叫一声,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是什么使得他在风华正茂的壮年选择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慷慨赴死?我想,当总参谋长刘伯承把最危险的"断后"重任交付于他时,作为一名师长,一名老兵,陈树湘深深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他早已做好为革命赴汤蹈火的准备。湘江之役,他和战友们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四天四夜,直至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使命既已完成,堂堂红军师长尊严,岂容敌人玷污?于是,在石马神关帝庙,他践行了自己"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什么是信仰?我以为,信仰就是我们选择,坚守,并希望后人传承下去的一种精神力量。
陈望道挑灯翻译《共产党宣言》是为信仰;彭湃将一箱田契铺约烧毁在熊熊大火中是为信仰;“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是为信仰;放弃优渥环境依然归国,朱光亚的选择是为信仰;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是为信仰;沈浩为小岗村的发展操劳奔波积劳成疾是为信仰;郭明义自甘清苦而尽力帮助别人亦是为信仰……
在《信仰》纪录片的三集中,第一集“只要主义真”,讲述了自《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至新中国成立的期间,一批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的信仰。但正是因为这共同的信仰,让无数仁人志士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第二集“壮志换新天”,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一批劳动模范和爱国知识分子们的信仰。数学家华罗庚这样说:“横刀哪顾头颅白,跃进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钱学森这样说:“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我的回答是因为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还因为我热爱我的祖国。”前辈们热火朝天的奋斗和殚精竭虑的付出,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之基。第三集“时代先锋行”,讲述了新世纪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其中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员干部,有耄耋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坚守在抗洪第一线的普通党员,也有为保护学生牺牲自己的教师。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的: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年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们,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正是因为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一代代共产主义者抛头颅洒热血,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人民服务。直到今天。
对于已成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们,选择既定,剩下的便是坚守和传承,希望我们秉持共产主义信仰,奋力拼搏,在自己有能力时努力帮助别人,把这份精神,这份品格,这份担当,传承下去。
让我们携手,共同期待更好的明天。
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耳顺。70岁称古稀,80岁称杖朝。90岁称合耄耋。 100岁称乐期颐。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而立: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通俗来讲就是30岁后就要有自己的学术体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
不惑:人到了40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知天命:。“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耳顺/花甲:
花甲:指60岁。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花甲也指年月、时代、年纪、年岁。
耳顺: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古稀: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杖朝(zhànɡ cháo): 《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他。
2017/09/16
转眼间在暨已一周了,这一周似乎过的特别漫长,让我感觉似乎过了一个世纪一般。
一周前我在家,和李先生莲香女士一起,他们很忙,我每天早晨睡得完全不想起。我们一起在星空满满的小径上散布,跟着小花花~
两周前我在上海,跟一群超棒的小伙伴,工作,吐槽,吃饭,加班,做很多我从没有做过的事情。
这周我在广州,前几天刚刚到,es第一天到宾馆,看着奇奇怪怪的房间,把李先生准备的早餐水果便当当做午饭吃,窝在床上敲字。大概直到第二天报道完,才终于反应过来,再见面要到过年了。
以前我在家,阿桃在武汉,暑假分手时会说“明年见”,真的要明年见面了。
这一周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去黄埔军校参观,晒了整整一下午!!!导致两天了,肤色暗黄,会刺痛!黑了一个色度!!!心痛不已!!!
呜呜呜!
当天回程跟蒋同学交流还蛮有趣~
似乎从家只带了一本书《考拉小巫》,读过之后动力满满,每天都在告诉自己“我是被梦想唤醒”,然后麻溜的开始新的一天。
吐槽食堂吐槽吐槽!!没有素包子!!粥甜的要命,早餐只有肉包子肉饺子,馒头花卷各种面包,还有炒面……感觉吃不到菜菜,呼呼。中午的菜也很奇怪,吃过感觉跟没吃一样。
水果贵。
前几天真的都没吃好,感觉心理上是瘦了的……
突然很想很想出国,交换,想去香港(毕竟近),或者英国,所以要考雅思。还要努力学习英语。要背单词。
跟师兄师姐交流,很多人很有想法很努力。经过讨论,没有参加研会,但是社团什么时候招新啊,啊!!?
听讲座,听着听着就睡着……还好睡过去的都没什么重要……
大概在这里还是要照顾好自己。午餐一定一定要吃好!!
会莫名想家,又担心被李先生骂没出息。所以就想一想,想一想。想到未来要自己赚钱,感觉如果要负担那么多我想要的东西,每年要挣100万才有出路啊!!
于是变得很焦躁,在想,凭什么我一年能赚100万呢!?越想越焦躁,然后滚去读书了~ hh
今天听的讲座有点水,重点是主讲人觉得自己棒棒哒……刷公众号看到有出国的抑郁症,设身处地之后,心情很不好——疯狂地啃花生和面包(罪过,不过可以原谅~)
洗澡之后到图书馆,做“critial thinking test” 其间和一大家视频。
近来很喜欢想象,在这一时间段时间点,太原东岗路上,李先生在做啥,莲香女士在做啥。美国大陆上霉霉在做啥,英国的某个小姑娘在做啥~ hh 是不是敦刻尔克的手法(实力晕机666)
就酱紫吧,还要打卡,回宿舍 以及睡觉 hhh~
加油加油李慧~
你是你的小太阳,每天传播正能量!
我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