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导论》8-6: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假思想与模糊性”7
4-1 并非所有人都有意走出模糊领域。“有些人能够比其他人更快更容易达到明晰状态。有些人在某些领域里恐怕永远无法摆脱模糊性,可是也有些人几乎在任何领域都无法走出模糊性。他们并没有清楚明白地思考,然而他们使用语言,这会让别人觉得他们在真正地思考。”
有些人能快速摆脱模糊与混沌,我们愿称之为聪明人。有些人在特定少数领域能摆脱模糊,我们愿称之为“偏才”,一些文艺作品中的“傻瓜天才”就是这种类型极端化的体现。有些人在特定的少数领域无法摆脱模糊,我们愿称这些领域为“执念”,或者说心理上、智力上极难跨过的“坎”。比如有些人面对“高等数学”的恐惧,面对孩子的溺爱,或是面对“酒色财气”的诱惑,就容易让其在某些领域被牵着鼻子走。最后,还有人几乎在任何领域都无法摆脱“模糊性”。那这些人可能真的是一直浑浑噩噩。
“喋喋不休的人就是模糊性的生动例子。公众的舆论充斥着模糊性,总是向社会名人提出各种相互矛盾的要求。“他们”、“人们”的纷纭众说都是出了名的模糊不清,然而这些说法仍然是本真思想的起点。我们的思想、我们构造的范畴对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完成和完善了。”
4-2 模糊的语言不仅代表的是模糊的思想,也会导致混乱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经常不加思考就说话,乃至于积习成癖,那么他的行为方式很可能也是这样,从一个不成形的步骤跌跌撞撞地走到另一个,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在这种情况下,权衡和选择都感染上了模糊性带来的不一致和不融贯。这种出洋相的行径———无论在个人事务、制度上的事务或者政治事务方面———究竟在观众那里引起的是怜悯还是悲哀,这要取决于观众如何受到这种活动的影响。”
5 评论与反思。从作者的评论来看,模糊性显然是无助于人类文明和成熟思维的混乱状态。它会导致语言与行为上的混乱,让不成熟的思想和语言看似有效,实则只有无穷的泡沫。
然而,要对模糊性进行更严肃的讨论,仅仅批判是不够的。就像作者在分析“范畴”前的意识状态时,他仅仅关注的是“知觉材料”,但是我补充道,有些我们平时所谓“不可说思想”的内容,其实要超越“知觉材料”的领域,甚至比一些“初级范畴”更能体现理性精神。就如我们相信“智慧的人”多过相信“智慧的语言”,因为智慧的人会直面自己的任务,根据场景调整策略。而理论体系和格言,无论看起来多么有道理,却总有被曲解的可能。
因此,如果把“不可说的道理”考虑进来,我们会发现,当思想与语言的成熟度不相匹配的时候,并非思想总是落后于严谨成熟的语言。“说出了但不理解”固然是一种模糊,但“理解了但说不好”也未尝不是一种“模糊”。我在此试图列举几种模糊性语言的表现,看看能否让我们对“模糊性思想”这个概念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区分一些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