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抱琴”原型人物考
抱琴,情忠,元春的丫头,她是随元春进宫的唯一有名字的侍女,《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三副册中排名第一位。
抱琴在《红楼梦》中只出场过一次,她是在声势浩大、隆重热闹的“元妃省亲”之时。 红楼梦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提到“又有贾妃原带进宫去的丫鬟抱琴等上来叩见,贾母等连忙扶起,命人别室款待。”
古人云“宰相门前七品官”。从皇宫大门里出来的丫头,也不知道算是几品官了,但只要沾了点皇家气息,自然不免金贵起来。一个丫头的施礼,还要被贾母“连忙扶起”,又当作宾客一样的“别室款待”。可见级别之高级,待遇之厚重。被主子都奉为上宾的奴才,该是何等荣幸?
抱琴是贾门大姐大贾元春的丫头,她是随元春进宫的唯一有名字的侍女。贾元春比另三个小姐的年纪要大出一块,可以说抱琴应该是四个丫头中年纪最大的。
历史人物冯梦龙的历史轨迹: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也称耳犹,公鱼。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茂苑外史、平平阁主人、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冯梦龙原欲应试入仕,然屡试不第,于茶坊酒楼频繁接触下层社会,积累了大量民间文学史料。崇祯三年(1630年)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抗清大业未成。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冯梦龙被清兵所杀。
冯梦龙为吴下才子,亦出自熊廷弼门下。冯梦龙思想上受王守仁、李贽影响,强调真挚的情感,反对虚伪的礼教。主张以“情教”取代“宗教”,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其家多藏书,辑有《三遂平妖传》《智囊》《广笑府》《春秋指目》《古今谭概》《墨憨斋定本传奇》等。所辑“三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创新、丰富了汉文学。他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独异的贡献。他被誉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先驱、俗文学泰斗。
抱琴与历史人物冯梦龙的相互吻合:
1. 抱琴的名字听上去有点玄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她的名字玄就玄在“琴”字,在中国古代,能够抱在怀里弹奏的琴屈指可数,这种琴叫柳琴,又叫响琴,其实也就是琵琶。故而,抱琴即““抱琵琶”。由此,“抱琴”的名字源于唐我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千古名句。那么,更妙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中的“犹”字,《红楼梦》原作者把“犹”字转化为代词,“犹”变成了一个人的名字,即“子犹”,也就是冯梦龙”。
2. 抱琴在《红楼梦》中只出场过一次,有一种神秘莫测朦朦胧胧的感觉。所以,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惟妙惟肖。又冯梦龙之“梦龙”谐音“朦胧”,更是锦上添花。
3. 抱琴是贾门大姐大贾元春的丫头,她是随元春进宫的唯一有名字的侍女。贾元春比另三个小姐的年纪要大出一块,可以说抱琴应该是四个丫头中年纪最大的。隐喻了冯梦龙虽然是熊廷弼的门生,但算起来是袁崇焕战线的人,都是抗清(后金)名士。抱琴在四个丫头中年纪最大,隐喻了冯梦龙逾七十而殉国。
4. 抱琴一个丫头的施礼,还要被贾母“连忙扶起”,又当作宾客一样的“别室款待”。可见级别之高级,待遇之厚重。影射了冯梦龙除了是一名抗清志士还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独异的贡献。而被誉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先驱、俗文学泰斗。这,也体现了《红楼梦》原作者对冯梦龙的极高的评价。
由此可见,抱琴影射的正是大明王朝末年抗清志士、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
(郑裕波 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