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思维

2019-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董家盈

所谓弹性思维,就是给生活留白,不要有那么多刚性约束,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多变性和动态性,做出的应变措施。比如制定计划的时候,不预设所有细节,只大致框架流程,如遇意料之外,随机应变即可。有一个创业者,他的计划很周密:产品上线时间、推广预算、要达到的目标等等,一环扣一环,看上去很完美。不幸的是,一年后公司解散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程度源于他没有弹性思维,计划太周全了,缺乏弹性,当现实和想象有出入时,计划屡次落空,最终丧失信心,无力经营。

我虽然没有创业经历,但也是一个爱计划、爱做TO DO LIST的人,享受完成后打钩的乐趣。这个习惯的确让我做事情的完成度很高,但也有弊端。比如计划制定的太详尽,执行中因一些原因导致计划不能完全实现,心里就会很不爽,觉得白花费时间做计划了,结果还打了折扣。再如遇到了计划外事情,因为自以为做了万全准备,结果遇到漏网之鱼,心里十分慌乱,导致当下处理得并不好,事后回想,净是遗憾。这些感觉,一个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自由行。

以前我的出行习惯是,把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总觉得好容易出去一趟,厚着脸皮請下的假期、高额的机酒钱,出一趟门成本很高,如果不把行程安排满档一些,总觉得不值。结果一趟旅游下来,倒是看了很多风景,吃了很多美食,但来去匆匆,没有放松感,非常疲倦,老公还拿我打趣,说咱这自由行,和别人跟团游,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强制购物。

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计划太周全了,未必是件好事,不可能每天事情的发展都如预期般,这个时候,就需要弹性思维。上个月中秋节,我去苏州度假,就是用了弹性思维做的攻略,行程安排的轻松且随意,每天上午去一两个景点,中午回酒店午休到三点,然后再精神饱满的出去玩到晚上。我第一次觉得白天在酒店躺着的感觉太好了,开着空调盖着被,窝在被窝里用PAD看电视剧,比在家里惬意多了,这次旅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窝在酒店里歇着,而不是某个非常拥挤的五星级景区。我相信每个游客的心中,五星不五星的,还是自己最有发言权。

我最近也在把弹性思维的方式融入我的工作,不再让自己那么紧绷,凡是留有余地,对待20%重要的事情肯定是不打折扣的完成,但那80%就take it easy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