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早就懂得:没人能一口吃成胖子!
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耐心点,坚强点,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我们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顾一切的闯劲。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的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喜欢放弃?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缺乏耐心!在网上流传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现在的男生都不主动追求女生了?》。归根究底就是耐心,一方面女生的欲擒故纵(或者说是各种“作”)超出了男性可以忍受的极限,觉得自己高攀不起便被动放弃了,另一方面是男生知难而退主动放弃了女生为他们设置的常规性考核关卡,属于主动放弃。不管是哪一种,都没有深彻领悟耐心的含义。
不可否认,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我们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胖子,但奈何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在想停留在舒适区,陷入低水平的勤奋,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
最近几年流行一句话--很多人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懂得“做什么”的人很多,但是能停下来认真思考“为什么做”的人很少。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程,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 “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其原因仍然是我们的天性在作祟。因为单纯保持学习输入是简单的,而思考、行动和改变则相对困难。在缺乏觉知的情况下,我们会本能地避难趋易,不自觉地沉浸在表层的学习量中。
同时,表层学习也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比如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习了 5 小时、背了 100 个单词......结果都立即可见,而底层的改变则不那么容易发生,所以急于求成的天性也会促使我们选择前者。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陷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怪圈呢?
第一,在学习时,建立一个“输入-思考-输出”的正向循环。
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创造。
一年读一百本书,这算不上什么;一年输出一百篇文章并受到读者的认可,这才是创造。
所以,只要你创造得越多,价值就越大。
当你价值越大的时候,就算背个假LV,人家都会觉得是真的;而当你没啥价值的时候,就算你背了一个真LV,人家也会觉得是假的。
第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盯住目标:不能带来改变的学习都是在浪费时间!
当我们停在表层,我们就会陷入欲望漩涡,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若是能深人底层,盯住实际改变,我们就能跳出盲目、焦虑、浮躁的怪圈。
比如,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与意义比读很多书但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时常以这样的标准指导自己学习,我们的收获就会越来越多,焦虑就会越来越少,耐心自然也就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