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习笔记之十八--诗的含蓄蕴藉技巧
一、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的处理
作诗不宜率直叙事或者正面议论,那样不但费辞,更重要的是失去诗的趣味,但诗中也并不是不做议论,不叙述情事情,诗中抒情叙事,往往是避开正面供述,通常用侧写、反击的手法,避实就虚,把想说的意思留在言外,供人玩味,使诗产生“事外曲致”,才是诗的境界。
侧写的例子:
杜牧 《七绝•屏风绝句》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消。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周昉,是盛唐时期的一个著名画家,他擅长画侍女 纤腰,借代 指美女,纤腰是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第二句“岁久丹青色半消 ”日子久了,画的颜色都退了。遗憾呀! 但是诗人没有再接着写了,而从倚窗女写起“斜倚玉窗鸾发女”鸾发女---一贵族女子,那女子看到这幅画后“拂尘犹自妒娇娆”, 即便是退了颜色的画,那个贵族女子看到了这幅画还嫉妒呢,你说这幅画上的女子美不美呢?
他是想赞美画上的女子美还是赞画师的画功?一举两得都有,避开正面,从侧面写,也就是避开了对这幅画正面描写、夸赞。采用了“避实就虚”的侧写法。 杜牧的绝句转的都很巧,有空多读读,用心揣摩他的转句。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障
唐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此诗借吟咏绣障,歌颂绣工们绣制屏风的高超技艺。前两句写傍晚绣女们争先恐后描绘刺绣图样的情态,后两句夸张刺绣之美达到乱真的地步。巧妙所在作者没有正面去描写所绣图案之美,而以一句“引得黄莺下柳条”人工刺绣之花却能把柳条上的黄莺逗引下来,可见花之娇艳。
二、反击法:反击,就是从正意的反面着笔。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前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
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再一例:
柳宗元的 《七律•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为当地人民做了很多好事。还植树造林,“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第一句说他亲自种了200棵树,第二句写柑树成活时的景色, 又描写出了二百株柑树在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这句表现出了诗人看到柑树成活时的喜悦心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分别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 我们都知道屈原爱桔,曾作《桔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后皇佳树,桔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说桔树是天地间所生的佳树,它异于众树,习于南土,有独立不迁等美德。
这实际是屈原托桔咏志,以桔树自比,通过赞颂桔树,来表白自己的人格。柳宗元说要象屈原那样热爱柑树,意思也是用柑树来表白自己:我正象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品在其中。
“不学荆州利木奴”这个也是一个典故,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取利有何不好?柳宗元对李衡这种做法很不屑,所以明确予以否定说: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这两句一个肯定,一个否定,突出了他种柑之意和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质。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诗人种柑,是希望柑树早日开花结果。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柑树的成长:“喷雪”、“垂珠”是两个比喻。
本诗正意该说不希望这些橘树长成以后,我还逗留在柳州,“滋味还堪养老夫。”结句正见北归无复忘矣,悲咽以谐传之。字面上是谐,骨子里却是悲。这就是反击法。
姚鼐说,结句上迁谪之久,恐见甘桔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
结论:托词与含义正相反,则言外的含义比正言直接叙述更感人。
再如:
柳宗元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水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春风无限潇湘意”一句,的确会使读者感到“无限意”,但究竟是什么“意”,却迷离朦胧,说不具体。这正是一部分优美的小诗所常有的艺术特点,也正是“神韵”派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再看“不自由”三字为啥不自由呢? 诗人没说不自由的原因,让读者去体会,去玩味,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
所以,写绝句也好,写律诗也罢,别把你的心思情感全说尽。
无论侧写,或者反击,都是追求一个目的:就是让诗含蓄蕴藉。
古人说的好,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诗贵在含蓄蕴藉,你把话说尽,把你的意思表达完,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就没有了,你都说了,还要读者想啥?因此写诗时,把你的情感写三成 ,点到就行,留七分含蓄给读者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