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人物艺海

这位世纪才女,我十辈子都赶不上

2017-03-10  本文已影响234人  f62b87036241

每晚21点21分

不见不散

青年人!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谢銮恩从林觉民家属购得。

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主。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出国留学前后,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是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2]  同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192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随丈夫到欧美游学,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例如,在英国,冰心就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就文学和中国的问题进行了长谈。

婚礼十分简单,客人只有燕大和清华两校的同事、同学。当天待客的蛋糕、咖啡和茶点,据冰心老人后来回忆,仅仅花了三十四元!

新婚之夜是在京西大觉寺度过的。那间空屋子里,除了自己带去的两张帆布床之外,只有一张三条腿的小桌子——另一只脚是用碎砖垫起来的。也够寒酸的。

婚后,两人感情甚笃。教学上,他们有各自的学生,也有共同的学生。生活中,他们总是同甘共苦。一九三三年有塞北之行,一九三六吴文藻休假一年,获“罗氏基金会”游学教授奖金,二人携手重游欧美各国。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1933年末写就《我们太太的客厅》,内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为文坛公案。

195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抄家,并进了“牛棚”,烈日下接受批斗。

1958年,吴文藻被错划为右派。这意外的灾难,对夫妻二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然而冰心始终站在吴文藻身后,鼓励他,支持他,帮助她渡过难关。

文革期间,冰心自己也受到了冲击,进了“牛棚”,后下放到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晚年的冰心依然笔耕不辍,她曾说,我的“生命从80岁开始”。

生活的劫难之外,二人以朴素而温婉的方式呵护着共同的幸福,数十年如一日。

1970年初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冰心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儿女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

直到1985年9月,吴文藻脑血栓住进北京医院,带着他对冰心的眷恋与牵挂病逝了,享年84岁。他们牵了一辈子的手,从此再也不能一起走。吴文藻虽然离开了,却一直驻留在冰心内心最深处。

1986年,冰心写下了《我的老伴——吴文藻》。她开篇写道:

“我想在我终于投笔之前,把我的老伴——吴文藻这个人,写了出来,这就是我此生文学生涯中最后要做的一件事……

带着无尽的思念与坚忍,冰心独自生活了十五年。1999年2月28日,冰心也去世了,享年99岁。应其遗愿,她与先生吴文藻两人骨灰合葬。骨灰盒上赫然写着: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是冰心老人的名言,也是她一生所坚持的信念。冰心和吴文藻婚后的生活从容美满,共同携手度过了50多年的光阴。

若问:民国女子谁最幸福?也许是冰心。

一个才女,一个书虫:

她用一个清晨做饭或浇花,他用一个下午看书或画画,落雪时烫壶酒一起对饮……生同眠,死同穴,世间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清丽而完美的爱情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朵,独采一枝怜。轰轰烈烈的爱情固然惊艳,小桥流水的相伴何其缱绻。

今生今世,你若与我金风玉露,我便陪你细水长流。

名人评价:

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于诗;《繁星·春水》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梁实秋)

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助和匡扶,”——这样的“理想的人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苦难的现实”,就意味着所谓的“泪珠”。而且她明白的说:我要讴歌“理想的”,我不愿描画“现实”赚取人们的“泪珠”。

(茅盾)

“有你在,灯亮着。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巴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