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浅谈读书的意义
老师曾说:开卷即有益,每一本书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养成读书的习惯。
说出这句话的老师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她家里有好多的书,还鼓励我们没事的时候可以去她家去借阅,每逢周末我去她家借书时,她都在阅读。我们去了之后,她就让我们自己去她的书房里自己去选,当然有时她也会给我们推荐哪些书好看,哪些书适合我们看,但在那个时候,好多的书我都看不懂,因为没有阅历,有些书我是理解不上去的,读过之后,好像和没读过一样,读完了,便放下了,等再去拿起这本书时,以前的读书记忆是模糊的,只记得书名,但是内容却早已回归到书里了。但是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去读时,就会出现一种熟悉之感,一些碎片化信息会不断的出现在我的记忆里,带着我去不断的把这些碎片连接起来。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感谢我初中时的老师在我初中时便叫我读了那么有意义的书,即使很多年过去,还是会记得读书时的快乐时光。因为读书,当别人去网吧时,自己没去;因为读书,别人睡觉时,自己没睡;因为读书,别人玩游戏时,自己没玩。省下了很多的时间用来充实了自己。例如:当时学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我就去老师家里借了莫泊桑的《羊脂球》,当时读的津津有味,但是里面的内容我也早己记不清了,前几天我看到了这本书,我就随便翻看了一下,脑海就出现了一些这本书的碎片化记忆,我以为我的脑海里之后这一书名了呢?
来到社会工作之后,我又开始慢慢重新读起一些书来,思索许久,我决定读一些相对来说容易理解的书。我先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杨绛先生是一位不平凡的人,她的文字细腻而有力,书中没有写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而是简单放大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让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她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现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句很平凡、很普通的一句话,却道尽了自己对他们的思念。后来,这本书成为了我爱的书,时常就会拿出来翻看一下。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看一些以前我曾读过的书,那些书因为有了一些印象和以前自己的感悟。当再次去读这一本书时,我就会先去查阅一下作者写这本书时的写作背景,和自己的心得结合起来,这样除了以前的感受之外还会感悟出一些新的东西。
读书的意义:
我的一位书友之前问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一本书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看完之后又回归到无意义的感觉了,你会有这样的情况吗?
我想了一下,不断的打出一些话,不断的删掉,再不断的打出来,最后写出:在我们读书时感觉到有意义就好了,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
她又说:读书是会潜移默化改变着我们的,我以前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现在温和多了。
我也感叹到:书,看的多了,有时候对待一件事看法都会变得不一样了,真的是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好多的。
后来,我们又闲聊了几句,聊完之后,我也开始思考起了关于读书的意义。
我眼中的读书意义:
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在我们闲暇时间可以过的充实一些。以前,那些时间,都被刷视频、打游戏荒废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看一些书,获取一些精神食粮,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的生活通常来说,并不是那么丰富多彩,反而还有些单一,想去的地方,因为没有时间而错过。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与生活不一样的风景,想去的地方,在书中也可以到达,闭上眼睛,身临其境一般;在书中,我们也可以去体验和我们生活不一样的生活,和不读书的人相比,他(她)的一生只是他自己的一生,而读书的人除了自己的生活以外,也在书中过完了别人的一生;在书中,我可以掌握一些生活经验,那些是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历史的发展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如:《老子》、《周易》、《近思录》等等经典系列,至今还有人不断的从其中汲取营养。读书的妙用可谓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