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心里的乌托邦”——每天学点新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亮老大曾在多年前评价说我:一个孤僻、高傲且不合群的人。
最近收到一位同事的评价: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仔细看上面两句评价,本质是一样的。
怎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这么还是这样一个人?这两天,我反思其原因,最后找到这样一个答案,因为我心里没有认为这样不好,我打心底的认为,这样蛮好的。
这些年,我心里一直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做人第一步,自己先成长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第二步,与人相处追求1+1大于2,如果不能达到这样一个结果,那我宁愿选择不合群。
当然,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今日我想把我的观点、论点写出来,听听你们的想法,对自己的认知做一次修正。
图网络 侵删01、与家人的相处
爸爸妈妈在我和妹妹上小学的时候就跟我们灌输这样一个观点:爸爸妈妈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自己要对自己负责,爸爸妈妈会永远支持你们的决定,也会竭尽所能的为你们提供帮助。
他们这样说,也是一直这样做的。从小到大,我和妹妹的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爸爸妈妈提供无条件的帮助。
如今,爸爸妈妈在老家生活;妹妹定居合肥,逢年过节或者有闲暇就回老家看看爸爸妈妈;我在离家10公里的市区,每周末回老家给他们做点小家务,陪他们一起吃个饭。
一家人,这样相处,也算其乐融融。
图网络 侵删02、与同事的相处
毕业6年,中间换过两次工作,在三家单位都做的还好,与同事相处也算还好。
前一阵子,我听书听到这样一个观点:“公司不是家,公司是一个球队,篮球队也好,足球队也好,总的来说是一个球队,所有的同事聚在一起打一场球,每个人站在一个位置,职责就是把自己这个位置上的球踢好“。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其实就在选聘一个有专业技能、能做事且能给公司解决问题的一个人独立的人。
职场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即1+1+1……=100。如果同事间能相处很好,那就多一些沟通,交流,协作,让1+1大于2,从而减少单个的1,节约人力成本。
所以,这些年与同事的相处,我也是这样,先做好1,然后追求1+1大于2,如果不能达到1+1大于2的结果,那就回归做好1。
图网络 侵删03、与朋友的相处
这些年也交了一些非常好朋友,但是总的来说不多,一双手可以数的过来。
最好的好友,当然是我的两个老大,即我的亮师姐和我的海燕师姐、还有玮芸姐姐、华昕哥哥、老边、香香美女等。
以上这些,都是可以随时电话,随时能聊的好朋友。但是,我们更多的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我们能很好的相处在能产生1+1大于2的结果。
有一阵子,跟我海燕师姐的关系处的就不好。
记得那时是,刚毕业新入职不久,很多东西不懂,每次遇到困难,麻烦,委屈就给她电话,寻求帮助。
最后,把我海燕姐弄累了,有一次她就说:“你咋啥不好的情绪都丢给我呢?你得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想的多了,就知道怎么做了”。
顿时反应过来,我依赖她太多了,我自己的”1“出问题了,后来开始慢慢完善自己的1,让这份关系回归正常。
图网络 侵删04、与伴侣的相处
目前无伴侣,但是昨晚上在简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杨丞琳和李荣浩已经5个月没有见面,是因为不够爱吗?》,我比较认同他们的相处之道。
文章提到最近杨丞琳的一段采访:
记者:9月也刚好是你们结婚一周年。
杨丞琳:(吃惊状)我没有想到诶,诶真的诶!我不记得了。
记者:真的吗?
杨丞琳:我真的不记得,我觉得我比较在乎的是新专辑的宣传进度表,没有留意到自己私人生活。
记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啊?
杨丞琳:(叹气)我真的怀疑是明年,就要看什么时候可以见了……就算把隔离的时间算进去,但双方的工作是无法衔接的(彼此都有空的时间对不上)这样的现实状况也能理解,并不是双方不想要经营,而是现在大家要去遵守这个规则,所以我觉得维护这个环境是很重要的事情。最可怕的是我们一路走来都不太视频的,通常都是跟朋友吃饭,朋友说“诶他最近怎么变那么瘦”,我就说是吗、是照片吧,他们就会说,你的回答怎么那么奇怪,你是没有看到他吗?我说我没有看到他啊,那我现在开视频看看他瘦不瘦好了……(我跟李荣浩视频的话)通常都是朋友提,我们平时没有这个习惯,也不会约定说睡前一定要怎么样(视频)我们视频通常都是莫名其妙的时间……每对情侣的习惯不太一样吧……
有很多网友会抨击他们的相处之道,可是我比较认同这个。
就算结婚也好,没有结婚也好,伴侣之间,相处最佳的第一步应该也是做好单个1;其次才是其他。
图网络 侵删05、写在最后
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写道,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从依赖型人格(小时候依赖家人)长大成独立型人格(独立的“1”),在改变形成互赖型人格(成熟,双赢)。
综上,这就是我的与人相处之道,第一步做好自己;第二步追求1+1大于2,如果不能做到这个结果,回归做好1。
最后,不知道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