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系列——康德(1):批判哲学的形成
康德致力于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把自己的理论发现同宗教观念调和起来。尽管他的学说与古希腊原子论者有诸多相似,但是还是有实质上的不同:古希腊学者是纯粹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而康德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并赋予他们以趋于完善的发展的任务。从本质上看,这是用自然神的形式宣扬了唯物主义,上帝在此担任的只是名义上的作用,只对原始物质有一次性的创造性活动,实质上是对圣经中上帝六天创世的学说的反驳。
康德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也做了判断:基本上遵循了唯物主义。首先,精神活动取决于有机体,他举例道:人体结构的粗糙性是精神虚弱的原因。这实际上是精神依附于肉体的论断:打击了宗教里精神不灭的理论。
康德在“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世界”这个问题上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首先他提出“要在无穷无尽的范围内发现宇宙”这个观点。但是,如果人类理性能够感知“宇宙形成以前自然界里高深莫测的东西以及所进行的事情”,必将遇到来自宗教以及问题本身的诸多困难。然而,在有机界,他又提出“难道人们敢说,在微小的植物、昆虫身上也能找出发生、发展的原因吗?难道人们敢说,给我物质,我将指出幼虫是怎样产生的”这样的观点。他指出有机生命不能像天体运动那样仅用简单的力学知识来解释。可见,康德对有机生命的起源持怀疑论的倾向,显然,这是把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界限绝对化了,而没有察觉到他自己关于地球是在时空中形成的学说,已经逻辑的包含着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也在其时空中形成的结论了。不过这种怀疑论的倾向也表明:康德已经开始意识到以机械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方法的局限性。
60年代中期,康德可以说原则上摆脱了唯理论的立场,并提出:仅对概念进行分析无论对实在食物的存在还是因果联系,都不可能作出证明。首先,他认为事物存在的理由与对事物的认识的理由是不同的。并指出事物的存在不能从其概念中推理,只能通过经验被赋予。因而,唯理论者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证明是不存在的,但同时他又并未否认上帝的存在,所以提出:上帝的不存在是不可想象的。除此之外,康德还提出:逻辑的对立与实在的对立是两回事,前者是对同一事物的既肯定又否定,结果只能是无;而实在的对立是结合的。比如一个物体不可能既运动又不运动,但是完全可以同时受两个方向的力。实在的对立是事物实在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他批判唯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在思维的任何过程中都碰不到经验。他称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是虚伪的形而上学,但是他仍深信,一种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理性知识在哲学体系上是可行的。这也是他时代的局限性。
总之,康德站在经验论的角度批判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唯理论,但是他的经验论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而后还提出:我们根本不能认识精神的本性,而只能认识精神的现象与规律。这与之前的怀疑倾向不同,这已经上升为不可知论了。
60年代末,康德还提出:否认因果性观念来源于经验,主张到纯粹理性中去探索源泉。极力论证自在之物不可知,可知者仅为表象。
休谟提出:因果性原理虽然在感性经验中有其根源,但只是经验归纳的结果,并不能证明因果性原理的客观必然性,所以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
休谟提出的这个观点动摇了康德企图以经验论来改造形而上学的信心。但是康德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的坚持不容置疑,因此他不同意休谟怀疑论的结论,可是,另一方面又无法解决“来源于感性经验的知识如何上升到具有绝对必然性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这个问题,因而又统一休谟所说“经验归纳不能证明因果性原理的客观必然性”,但康德又进一步指出,这并不意味客观必然的知识不存在。而是另有来源:理性。
总之,在康德看来,为了得到有关事物实在的知识,必须反对认为理性知识可以不依赖感性经验,而为了保证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和反对怀疑论。又必须坚持理性知识的客观必然性有不依赖感性经验的独立的来源。正是这一尖锐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