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凝韵散文随笔散文

又要过年了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100人  敏淇凝瑞旗袍
我写的福,送给你

小时候的过年是一种盼望。盼望着盼望着年就来了。

年是一个庞然大物,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不能忽视它。一句年头年尾就足以让你无话可说,唯年至上了。

记得那时日子苦,很少家庭能一年365天,天天有粮食吃,更别说有肉吃了。平时实在没吃的,凑合一下,甚至饿几餐,也就过去了。但过年是一定不行的,总要想尽一切办法弄点米饭、肉类来吃,否则会觉得特别凄凉。印象中就有邻居因过不了年而再也不过年了的。

那时候过年的隆重由此可见一斑。

隆重是由仪式来体现的。过年的仪式感是所有的节日中无与伦比的。

其他的节日都是节日当天过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即使没有过节仪式也没太大关系。年则不同,不仅要花很长时间准备,而且还要事先预演一下。如此非同凡响的节日自然不能过一天就完事了,过年要过十六天,从大年三十,一直到今月十五都在过年。其实还不止十六天,是三个月!因为三月还是拜年客,三月之前,去亲朋好友家还算是去拜年,也就是说三月之前都是在过年的节日中。

那时候的人大凡一年中有好吃的东西,都会尽量留着到过年吃,记忆中经常听到不管是自己家还是别人家的大人都会说,这个是要留着过年的才能吃的,仿佛一整年做的事都只是为了过年。

过小年感觉就是过年的预演,也相当于宣布要开始过年了。只要过了小年,基本上都停止了工作,每天的主要活动都是紧锣密鼓地做过年的具体事情。

准备各种自制小吃,比如炸麻花、炸猪耳朵、炸或炒薯片子、炒米花、炒花生、炒瓜子、切麻糖等等等等。裁缝家这时也是最繁忙的了,日夜开工,为邻居赶制过年新衣。到二十七八,年就更近了,二七二八,杀鸡杀鸭,家家户户都会将准备过年的鸡鸭宰杀,留待大年三十那晚炖或蒸了吃,一般都是炖或蒸,仿佛其他方式显得不够隆重,不象是年夜饭。

年前也是履约的重要时间,大部分的承诺都要在年前兑现,特别是借的钱,在年底是一定要还的,在印象中,“欠人家东西,过年了都还不还”是件非常严重的事,几乎是以后不被人相信,借不到东西了的代名词,因此,如果实在兑不了现,许诺人会非常难熬,因为那代表信用的丧失,那时候的人基本上都重视自己的信誉。

(不想写了,下次再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