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西游·伏妖篇》影评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6人  阿白不急

昨天看完武志红《巨婴国》第二遍,里面提高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西游降魔》,提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正好今天身体不太舒服,就看看《西游·伏妖篇》。

《西游·伏妖篇》由周星驰编剧、徐克导演,讲述唐僧四人的降妖除魔团队在取经路上,遇到蜘蛛精、白骨精、九宫真人并发生一系列纠葛。影片的暗线是唐僧与段姑娘的爱情纠葛,伴随着降妖团队互相碰撞。

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唐僧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被戏弄后,被孙悟空一语点破后,跪地痛哭,让我印象深刻。

内心的温度,一定是体验过温暖,又经历过痛苦后,才会有的。

痛苦过,才体会得到痛苦。

牵挂过,依旧会牵挂。

二、拥抱“情”“欲”,不逃避

面对“情欲”,唐僧虽低头走出皇宫,但心中的“孙悟空”最终带领自己返回去,哪怕“已经发生小小的爱情故事”依旧要求白骨精一起。

“这么好的姑娘,你居然不要,天理不容!”这似乎就是心灵深处的呐喊,唐僧不敢说,只好通过国王的嘴巴说出来。

三、哪怕是“妖”,又如何?

一定要降妖除魔?

这是降妖除魔团队的使命,还是取经路上的必然?

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求取人生真经的路上,“真经”就是一切吗?团队与情谊呢?爱情与自我呢?

妖,即安逸与关系。无安逸与关系,好像才可以去“取经”。

妖,即怨恨。无怨恨,则无妖。

人妖不两立,这是大众的心理需要。

人妖两不分,这是众生的真实人生。

带着安逸、关系与怨恨活着,才是人生百态。

四、师徒四人更好了吗?

看着四人的背影,彼此的误解少了,亲密多了,尽管吵闹依旧。

一起前进,直面纷争与情欲,不逃也不躲。

这才是“真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