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的女子——评《南京大屠杀》

2017-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旋转抛物面

同样的一段情,历练了不同的经历,可能让你欢欣,可能让你悲恸。

同样的一叠纸,承载了不同的文字,可能让你愉悦,可能让你沉重。

现在,这本书就放在案头。

不用翻开,我也能感受其中的凝重。

封面上的女孩,她的容颜青春靓丽,她的目光坚沉刚毅,她消逝于美好的年华,但历史永远不会把她忘记。

她——就是张纯如。

这本书,与其他书籍有很大的不同。不用翻看,只需看到书名,每个中国人都会清楚其中所言何事。作为中华近代史上最悲痛惨烈的一幕,那段历史让我们不堪回首,又不敢忘记。

1937年,战事暴起。之前一年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内最大两派间的合作,中国终于可以一心对敌。但是战端一起,我们才发现实力的差距。淞沪会战,精锐尽损,千年古都南京,已成禽兽口中之肉。

君不见,城墙头,兵戈尽落枪声休;

君不见,古街头,旌旗掩地尸骨留;

君不见,清溪旁,头颅入泥血染沟;

君不见,家门后,娘姑遇辱受禽囚。

惨案连街,已不能以桩计列;

屠城辱民,是实属古之罕有。

敌人的行为,已不能以人的作为来形容,只能称之以禽兽。

虽然,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们也确实看到,屠杀过后,诸般人等所为所言。

我们也惊讶地发现,粉饰下的敌人,现在竟然以“文明有礼”著称。

经历了相同的创伤,一生为沉默者呐喊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赛尔曾经说过: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大屠杀。

我们也不讳言:从大屠杀结束开始,第二次南京大屠杀就一直延续了下去,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我们不能奢望敌人的幡然忏悔,他们粉饰罪恶还来不及。很不幸,我们面对了一个怪异的民族。将他踩在脚底,他会向你称爹;挺胸抬头站起,灵魂立刻变狗。怀柔,有用吗?

我们也不能奢望友邦的援手,所谓朋友,都建立在利益之上。结成朋友,笑脸相迎,只为当时需要。随时翻脸,狼狈为奸,莫怪他人无情。乞怜,有用吗?

我们只能以自强的心来面对,来争取,只是,我们做到了多少?

一页页的书,噙满了血泪。先人的苦难,让我们震颤。我们现在可以拿起书看一看,忍不住便放下平息一下心理;但是,你可曾想到,二十年前,那个文弱的女子,怎样用瘦弱的肩头,肩负起这个历史之责、民族之任!

纯如以悲天悯人之心、史学家之理智,于境外图书馆中穷究细理,为我们迤逦刻画了敌人民族本性之源、战争发端之变、战争演进之烈、兽行发作之酷。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啊,让她来承受这份苦难,不是太残酷了吗!(写至此,泪盈满眶而搁笔)

唉,赞纯如,于民族居功至伟,“第二次南京大屠杀至此结束”!

叹纯如,承晦暗芳华早逝,唤民族觉醒发钟鸣大音!

感谢中信重新出版此书,再次提醒我们反思与追忆。

以此,纪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