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局的修炼

杂思录(十)

2019-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根葱
杂思录(十)

【一】

今天,简书私信发来通知,发布文章的功能可以使用了,于是,我赶忙把上期发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搬过来试一下,果然恢复了。本来做了一个月自我放松的打算,被提前了半个月,有点慌乱起来,这期作业时间又到点了,却没有一个可以落笔的主题。想想还是用杂思录形式来写,容易些。

【二】

腰扰与骑车。腰椎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从民间推拿到科班正规康复,钱花了不少,折腾快一个月,效果不甚明显,不过自己的行为习惯得到很大改善,起码爱上了骑车,这放在以前几乎不太可能。我市微笑自行车遍布市区各公交站点,年前骑过一两次,只是觉得好骑方便,没在意,过了也就淡化了。这次为了治腰,因为开车坐着腿容易麻,所以开始少开车,多骑车。骑了几天,感觉很好,不仅得到锻炼,改善身体,而且不花钱,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的确是一个隐性的大福利,许多人尚未体会到其价值。我想到五年前,我用银行卡积分换了一辆变速自行车,价格大约在1600元左右,从货回来,安装,调试,花了不少精力,过程中,有一天为了调试自行车,在病怏怏的状态还骑车去专卖店调试车辆,兴趣了几个月,由于养护保管比较麻烦,渐渐它就被扔到单位车棚里,开始骑过一两次,后来就再也没有去碰它,单位清理车棚的时候一并被清理掉了。当初也想找回来再用,可看看陈旧生锈的外表,笨重的车型,想想还得修理养护,作用也不大,而且那辆自行车还没有现在任何一辆微笑自行车好骑,也就放弃了。如今摆在眼前的相当于我当时一两千元的自行车,如果不去用一下,真是有些暴殄天物。

杂思录(十)

【三】

中秋刚过,就在得到音频中听到罗胖推荐熊逸解读中秋的来由。简单地说,正是因为苏东坡的那首《水调歌头》达成了人们的共鸣和共识,造就中秋节成为了一个大日子。唐朝的时候,中秋远比不上新年、清明、端午等民俗大节。再次听到这首诗,被他这么一解读,很感兴趣,反复再读了几遍,内在感受真不一样,好诗就是耐读。 让我们再来体会一把这千古绝唱被公认为中秋咏月的第一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