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行动计划#写作063:我们拿大咖怎么办
今天的写作选题很有意思。最开始是我在群里分享了某个心理学网红的文章,有朋友提醒,他是不完全被主流心理学界认可的。另一朋友对此的看法是不管是不是被心理学界接受,他作为心理学作家写的也还是挺可以看的。
这两朋友的发言让我有点清醒。最开始我发那位心理学网红的文字,确实是因为看过他最近大热的书,分析的角度也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所以可以说“正中红心”。但今天看到不一样的看法后我查了一下网络评论,抛开那些喷子,支持与不支持的两种观点我选几个集中点谈谈。
他能不能被主流学界接受
他的学历确实是科班出身,也做过多年心里咨询。网络说他赖以成名的理论体系以客体关系理论为主,不在科学心理学的范畴之内。他也不按主流心理学研究方法行事,对此方法有微词,所以心理学界对于他的存在及影响力感到尴尬,怕大家对主流心理学产生误解。这种说法我没印证,但他的影响力最近确实很大。
百度客体心理学的定义: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但主流就是正确的吗?主流意思是某些结论已经被大家普遍认可了,大家在谈论具体问题时都能基于相同的底层认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研究者想挑战主流,他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但是否被主流认可,并不影响他文章的可读性。那么另一个交锋的观点就来了:
他的观点靠谱吗
大咖有很强的“洗脑”影响力。“洗脑”这个词可以理解为话语权。这也是网传主流心理学担心的原因:这个人不支持主流,又有这么大影响力,久了以后会不会对主流有威胁。
其实客观说来,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大家才都开始关注心理学。以前只知道这是个神奇的学科,公众对这个学科应用最多的应该也就是心理测试了。所以一旦某个人掌握了话语权,他的话就容易引起跟风。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作者文章的时候很容易有代入感,比如我看心理治疗的案例经常觉得跟自己很像。另外可能因为作者提出了一个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或者用我们完全没想过的角度去解释我们熟悉的事物,所以我们会因为知道了自己的“无知”而对作者产生敬佩,“哇靠他这么牛竟然知道我不知道的”。于是我们就成了大咖的粉,慢慢分不清是粉大咖的人格魅力还是粉他所有的观点。
客观说来,这位心理学大咖的作品大部分是好的,多通过自身的经验和心理咨询的经历来解释验证自己的观点。我想说的是,心理学与其他实验型学科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所得出的病态现象和原因的关系需要较长时间的实例验证,比如通过漫长的心里咨询在病人身上分析。正因为此,主流心理学经过了几百年的积累,有了大量分析样本排除了随机性以后得出的结论才会被认为接近事物本质。所以如果单个心理学家想挑战权威,他们的实验条件受到太大限制,时间成本的高昂使之无法获得足够大样本的案例来检验,所以容易一点的做法就是以自己的经验做解释,这样一来就显得不那么客观。
但他的心理学观点中也有一部分只是为了解释而解释,并没有试图提出解决办法来改变病态心理。所以评论中有人越看越绝望,好像自己的命运已经被他提出的“原生家庭”决定,也怕自己会变成案例中的样子。所以当这些读者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他们就觉得这位大咖的观点不靠谱了。那么要如何看待“靠不靠谱”这件事呢?
我们要如何看待大咖
大咖因为自己的作品或言论而走红以后,带有鲜明各人特色的人设形成,同时收割一群认同他这个观点的粉丝。后续不管是他自己还是粉丝,都会努力把他的形象往第一印象人设中中归集,变得不去思考对不对而直接对号入座。
这其实是读者自己的代入感造成的,演变成对大咖的蜜汁崇拜,失去思考。
我想说,大咖们因为自己成功了,所以他们分享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再怎么看似正确的观点,都必须同自身的实际结合,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自检验。
所以保持独立思考且亲自践行,是最能利用大咖的地方。
大咖的经验不是你自己的,对他们的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试着辩证地看问题,通过实践检验,把对自己有用的好好用,与自己不切实的,先放着也不急着否定。这才是我们对大咖应该有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