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日反思
今日关键词:遗忘。
你无法记住所有你经历过的,你的记忆只是你根据你的需要后期加工形成的。事实与你的记忆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对于记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只是记忆,就是我们所有的认知,我认为都是我们根据环境进行的二次加工。我经常说一个词叫自我构建。我们成为什么样子,是环境塑造了我们,同时也有我们自己的选择。环境如何,我们没有选择权,但是我们有权决定记住什么。关键的是环境,但我们自己也参与到了这个塑造的过程。我还说我们自我就是个载体,肉体承载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有承载了我们的经历。所有进入我们意识的信息,在我们意识的这个载体内不断的得到加工或是发酵。这和有机物在地球的原始环境下不断组合一样。随机的组合,加上足够长的时间,就有可能出现一定的规则。
我们自我的形成不也是这样吗?你的经历的信息在你的大脑中得到加工,然后就逐渐形成了你的自我意识。这是个随机的过程,但也是在一定规则下的结果。
我是要琢磨我到底是怎么成为这个样子的。我所有的经历对于我能成为什么样子都有影响,只不过就是影响大小的问题。我们在最开始就有一定的反馈能力,随着经历的增加,能做出的反馈越来越多。我们能对外做出的行动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条件反射式的,就像膝跳反射。另一部分是后天习得的,比如看到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是种经验。就像我投资,买入了就极少卖出。为什么我有这种行为,还不就是因为我看到了有人这样做挣到了钱,所以我才也学会了这样做。这不就是经验吗。我不是天生就会这个的,只是后来学习到了,我才会的。
我是要说遗忘的事,遗忘就是我们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方式。你需要记住一些东西,但同时也需要忘记一些东西。记住和忘记对于我们都是非常重要的。你想想,如果你把你所经历的事情都记住,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能记住什么其实都是我们的需要。你只会记住那些你需要记住的,和特殊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影响大的事情。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琐事你是记不住的,也不应该记住。这样来说,我们就有了一种自我塑造的能力。你可以通过有意的记住什么,和忘记什么,来重塑你的人生。
每个人肯定都有他想彻底忘记的事情,但如果你忘记了,你是不是就不真实了呢?但是就算你记着,你的人生就是真实的吗?记忆与遗忘只是一种方式,成就自我的渠道。或是说方法方式。在做个比喻就像是雕刻,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你就成为了你。他不像是3D打印,那是增材塑造方式。在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经历什么,也就是说,你无法给自己定制一种经历。像3D打印一样只经历你想经历的。既然不能,那如果你还想控制你成为的样子,就要有意识的去忘记一些东西。这也就是今天的这个关键词,遗忘。
既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有时会抱怨总忘事。那只是因为你忘记的是你不希望忘记的,如果你要是忘记了你不想记住的事情呢?
再说说我们自己到底是个什么存在。你说到自己,你会如何的定义?首先是肉体,这是你的物质存在基础。没有肉体,你也就无处承载,当然了以后就不见得了。但至少现在只有肉体能承载我们。再有其他呢?你能说的无外乎就是你叫什么,哪里人,干什么的,其实所有这些不就都是你的一种经历吗?别人对你的了解,一是跟你有过交集,来自他主观的印象。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你或是他人的叙述,间接的对你的一种认知。这就有了二次塑造的可能。就像一些人做的人设。他可能不是那个样子,但是他通过各种手段,让你认为他是那个样子。这是一种对外的欺骗,是为了达到他可以不改变自己就能实现自己目的的想法。而我所说的遗忘,是比这个更高级的,你可以通过自我塑造,把自己变为一个你真正想成为的样子。我不去欺骗他人,我通过欺骗自己,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你琢磨这些有啥用,我还是要问这个问题。你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一定目的的。你不能总是随机的,听天由命的。你要学会自己制造趋势,让自己的人生可以向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我想通过思考这个问题,来让自己知道,你自己不是百分百真实的,你也不要百分百的相信自己。你自以为的真实,有时可能只是你希望的,是你自己给自己塑造的虚假经历。我们自己也是分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你意识到的东西,可能只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虽然存在,但你自己意识不到。潜意识会影响你的行为,记忆,甚至会塑造你。
我每天的思考,好像就是在做一件事,通过对自我的察觉,来让一些不那么容易被自己察觉到的事情,从潜意识层面,显性到意识层面。一个事物,你只有察觉到了他,你才能控制和改变他。如果你都不知道他的存在,你怎么去改变他呢?我要的是什么?我要的是对这个世界能有一个客观的了解,这里面也包括对自己的了解。既然我有了自我意识,那么在这个主体之上,我就像希望能知道更多。以我为主体,我可以感知到周围的一切。这也就造成了我对那些我还感知不到的东西的好奇。对物质层面东西的探索,你是需要工具的,比如说你要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你是不是需要有个电子对撞机啊。但是你要是对自己进行探索,就没有那么麻烦了。你只需要对自己进行持续的察觉就可以了。通过不断的学习外界的各种知识,再通过自己的思考,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察觉自己的思考,行为。思考自己的思考。说白了就是一种乐趣,吃饱了你总要干点什么吧。读书思考,至少要比吃喝嫖赌强吧。既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应该多少也能为他人创造一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