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
年初曾写过一篇断舍离的简书,随着丢弃不需要的物品,心态趋于更平和。在我看来,断舍离和今天想说的极简主义的关系,有点像整理整顿的关系。
断舍离是整理舍弃
改变囤物的心智模式,将那些占用空间又不用的物品舍弃,清爽了置物空间,也节约了经常整理的精力。
极简主义是整顿有序
用少而好的物品,过简单但不简陋的生活。
印象深刻的极简主义是日剧《卖房子的女人》里有个小哥,一人住在大房子里,睡在地上。房子里除了他自己和一个小包袱,空无一物。
当然,我们不需要也没必要做到那样的极简,但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和物品之间的关系链接。
我和物品,就是我和欲望
我们常给自己一个假设:我不开心,因为我缺某样物品。因为现在的消费市场给我们一种错觉:有一种物品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折磨,它藏在某个货架的深处,等待足够认真的人找寻到它。
如果觉得面子不够,那就买奢侈品吧……
如果觉得安全感不够,那就买房子吧……
买买买满足心灵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边际效应的递减。买买买的兴奋感会逐渐减弱,为了加强这种愉悦感,更疯狂地买买买。占有着很多物品,心灵上的充实感并没有多少。
Less is more !极简主义就是少而好。
佼佼者当属无印良品:商品没有外包装,简化外观设计,用最好的面料让触感舒服,人性化的设计方便使用。
连广告都那么简洁,但冲击力十足!
图自超级个体专栏我们可以尝试三种极简方式:
物质极简:
一类一品,在一个类别里用自己能支付得起的最好物品,减少选择的时间,用一样好物品的满足感远远胜过十样体验感差的物品。
社交极简:
到处参加活动,微信里加一堆朋友,却连说说话的人都没有。简化无谓的社交活动,找到真正的兴趣点。
事业极简:
古典老师有个非常简单的每天三件事,看似每天只做三件事,实则把专注力集中到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哪怕每天只有三件事。
极简的好处
1 更节俭,更高效
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而不是比来比去花半天时间只为买个便宜 其实也不见得需要的物品。
囤物,常意味着占用现在的时间 现在的金钱和长时间的空间使用。买一堆打折纸品 尿不湿囤在家里,到底是捡了价格的便宜,还是占用更贵的空间价值呢?
2 更自由,更清爽
我们占据物品,反过来说,物品也占据着我们。
打开衣柜,衣服们呼喊着:买了我为什么不穿我
经过书架,书籍叫嚣着:你才看了10页呢
每次整理物品和消耗物品也是精力的消耗过程。更少物品的使用,意味着可以更爽利地生活。
我的实践
从囤一柜子的物品,改变成用完后再购买。
没事儿就打开衣柜,把很久没穿 可能一年只穿一次的衣物都扔掉,衣物从叠得高高歪来倒去变得整齐易拿。
扔弃不用的杂物,那些不知道为什么会买 那些根本不需要的物品全部扔掉,空间视线清爽舒服。
时常整理整顿,形成少而好的习惯。
写在简书第三十二天 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