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力量的文字读书心理

内在探索:读书与践行

2025-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看心空间

图文/喜悦

对痛苦的接纳,是一段死亡之旅。面对深刻的痛,允许它就这样存在,将你的注意力带入它,就是有意识地进入死亡。

当你已经这样死去,你意识到死亡并不存在,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死去的只有ego。

想象一束阳光忘记了自己是太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骗自己相信它必须要挣扎求生,并且制造和依附于一个身份,而不认同自己就是太阳。这个误会的终结不正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吗?——《当下的力量》埃克哈克托利


早晨起来,打开手机,看到了上边这段话。在读着的时候,想到了“读书”这件事。是的,再读这些文字,感受已经完全不同了。

之前读书,会以为只要读书,多读书,能记住其中所讲的就好了。

可是发现,读了很多书,也不知道读的什么。前面读着,后面忘着。以至于越来越体验不到读书的乐趣。

而有些书继续看不懂。也就索性不去看它们了。

后来,慢慢发现,那些书不是用来读,用来记的。而是用来吃,用来消化,用来感受,用来领悟的。

或者说,那些书是用来做参照的,参照自己对真理,对道的认识与践行。

自己完全活在自己的头脑里,完全是背道而驰,即便是觉得这些书似乎在吸引自己,那个吸引依然不够强大。

就像一个矿石采集者一样,那粗浅的目测,总无法发现那深层的大宝藏一样。一直一无所获,又觉得这里没啥东西。

是的,不去一点点地践行,不去反观内在的发生,看不见“自我”设置的障碍,是入不进去的。

那个内在系统的大门还没有打开,还不愿打开,还有许多恐惧不安存在,还在一意孤行。

所以,对于经典,对于这些开启心灵大门的书,永远无法深入,也永远无法品尝到那源源不断的甘露,它每天都在发生着。

只是读书,会读不下去的。读了,践行了,领悟了,才有机会打开更多的书,那个好奇,那个意愿,那个信任已经发生。

读着读着,会发现这些书,都在说同样一个事情,都在指向那个方向,只是它们表述方式不一样,而表述的又都是那么生动,那么美。

吸引,是因为内在还有某些“活”的东西。但那个“活”的东西尚不明朗,不清晰,不强烈。

当那个“活”的东西,越来越大的时候,古今中外的共振就开始发生了。

是的,自己开始活起来了,一些新的东西开始发生,开始成长了……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觉知与自我#当下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