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乡土故事陕西省

留在娄敬山的脚步

2017-10-03  本文已影响49人  自由在路上
留在娄敬山的脚步

我们家的北面有一座山,每年的大年初一大家都要爬上这座山烧香拜佛!小孩子最高兴的事就是去娄敬山上香,可以跟随大人爬山吃各式各样好吃的零食,有鸡蛋醪糟,麻花,油糕,炒锅肉,凉皮,镜糕等等。

娄敬山位于陕西省永寿县店头镇,傲然矗立于黄土高原之上,山势优美,青屏翠岭,雄伟壮观,古称明月山,因西汉开国名臣建信侯娄敬隐居埋骨于此,故名娄敬山。

小时候去外婆家,有一件事特别向往,就是跟随姥姥看望住在翻过娄敬山以后,才能见到的外曾祖父。外曾祖父是姥姥的爸爸,他一生修行,住在两座大山后面的小寺庙里面。

每次去看望外曾祖父,我们需要准备很多东西。因为路途遥远,而且坐车不能直达,有一段山路需要背着行李爬山,当时很辛苦,但是小孩子却乐此不疲。

当时上山的路没有班车,只有拖拉机或手扶三轮车,带上吃穿住行需要的物品,还有给寺庙里带的粮食和贡品,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上拖拉机出发。

从姥姥家出发,向北走,门口还是柏油路,走到山脚下,柏油路也没有了,上山的路都是土路。晴天还好,尘不飞扬的日子可以玩溜面面土,下雨的日子即使泥泞不堪,姥姥也会在约定的日子,风雨无阻的去看望外曾祖父老人家。

春天的时候,村庄两边的庄稼绿油油的,坐在车厢里看着绿色的麦苗纷纷向后撤退,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山后面。

拖拉机上到娄敬山顶,这一路修的平整宽阔的大路就结束了。翻过娄敬山,后面就是羊肠小道,拖拉机沿着路两边的青草印,艰难的前进。

路两边的庄稼地变成一片片槐树林,这是我们这里特有的刺槐。刺槐树木虬枝丛生,树枝上面的小刺尖锐有力,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

那一片片槐树林,春天草木发芽,茂盛的枝叶努力向上生长,槐树枝挡住了小路,看不见地上的青草,远看一片绿色的海洋。

登上第一座大山,山顶的空气有青草的香味,被山风吹拂过的身体自由自在,稍微歇息,我们就一路下山,准备翻越下一座山。

我背着自己的小包包仿佛一阵风一样穿梭在槐树林之间,仿佛自己也像小鸟一样飞翔起来。

夏天,葳蕤茂盛的槐树枝比我还高,一个人跑的快了,前后不见人影,还是有些害怕。头顶是被树枝遮挡的天空,投下细细碎碎的点点金色阳光,我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坐下来,静静等长辈们过来和我一起出发。

顺着弯弯的山路,走到山脚下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再翻过一座小山就要到寺庙了。兴奋不已的我又开始奔跑,一路跑跑停停,看蝴蝶自由飞舞,听虫儿幸福鸣叫,看远方景色宜人,期待见到外曾祖父,想念他慈祥的声音。

这一路大家越走越慢,不时擦擦汗,继续前进,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寺庙的菩萨,还有很多的居士在那里准备。

终于到了寺庙的上方,这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远处是大片的麦地,近处有柴火堆,有收麦子的麦场。从这个开阔的麦场下去,有三个窑洞,分别是厨房和三个房间,还有一个很小的窑洞,里面是羊圈。窑洞前面就是山沟,一不小心掉下去爬上来可是很费劲的。

顺着弯弯的山路走下去,就是寺庙的大院子,这里有厨房,卧房,还有大殿,中间一个六角亭子。每次庙会都会有很多人自发来这里帮忙,无一例外自己背粮食上山。

小时候只是感觉热闹,有很多好吃的就很开心。后来老师告诉我,在我们身边有一位他很敬重的老者,几十年如一日的走在路上,只为自己的家信仰。

原来大家不辞劳苦,翻越两座大山,只为心中的菩萨。山脚下也有寺庙,但是很多人依然背着粮食每个月爬山拜菩萨。

这条路我走了十几年,知道我离家求学之后,只能一年去一次,后来外曾祖父去世,我去的机会就更少了。

那些热闹的场景好像还在昨天,大人们收麦子,我在旁边玩,下山摘杏,爬树打红亮亮的柿子,慈祥的爷爷奶奶们都会摸摸我们的头,叮嘱我们小心,给我们好吃的。

那条路现在可以开车进去,但是政府封山育林,没有机会去了。每次爬山,登高望远的时候仿佛都会看见那个默默独行的老人家,娄敬山只能在梦里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