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起伏中的清醒与韧性——读《千古悲催帝王候 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前
热播剧《云中歌》中,包贝尔饰演的大公子,神秘身份极受关注。大公子的历史原型,就是西汉王朝海昏侯刘贺,父亲刘髆是昌邑王,爷爷是在位54年的汉武帝刘彻。
刘贺5岁时,接替去世的父亲,成为第二代昌邑王;19岁时,汉昭帝突然驾崩,没有留下子嗣,作为侄子刘贺意外地当上了皇帝。只做了27天,就被废黜了。贬为平民后,29岁又被封海昏侯,失意抑郁,5年后英年早逝。
如此大起大落的坎坷人生,堪称传奇。
仅仅在位27天,《汉书》就记载他做了1127件坏事,简直罄竹难书,平均每天要做40多件坏事,背负“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等诸多罪名。
2015年底,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古墓惊艳全世界,发掘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背负”荒淫“骂名的奇葩帝王,简直富可敌国。
一本《千古悲催帝王候——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总策划:朱虹,作者:黎隆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发行,以纪实和历史散文的形式,呈现考古发掘过程,真实再现了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不像教科书一样单调教条的史书,该书读后酣畅淋漓,风云历史背后的故事,不禁令人掩卷沉思。
尘封的历史,正像一个谜,等待被揭开。
曾经的刘贺,称帝时集万千宠溺于一身,却危机四伏。他年轻率性,锋芒必露?他家财无数?他荒淫无度?他的身世披着迷雾。
1、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
年仅19岁的刘贺很幸运,原本在诸多王臣中,毫不起眼。能当上皇帝,可谓“天上掉下个皇帝位”。
汉武帝之子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八岁,为帝十三年,病殁于二十一岁。
对汉武帝负有托孤之重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辅佐年幼的刘弗陵执政,实际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霍光一手遮天,促成自己的外孙女许配给皇帝,几个月后便立为皇后,身份瞬间转变为更加显和的皇亲国戚。
霍光对朝政甚至皇帝私生活的干预,直接导致了皇帝二十一岁突然驾崩时,没有留下后嗣。皇帝的葬礼还没有举行,确定帝位继承人就开始列入日程。霍光力排群臣所议,借“承皇太后诏”的名义,迎皇帝远在昌邑的侄子刘贺,入长安主持葬礼。
派往迎接的人连夜出发,风尘仆仆赶往偏远的昌邑,紧急召见刘贺。原本还在国葬哭丧期间,喜出望外的刘贺拍手庆贺,一路狂奔,直入长安。
身边不少大臣提醒他不只是来登基,首先是奔丧的,望见国都城门就要哭泣。刘贺竟然以嗓子痛为由,马虎了事。
直到将到未央宫的东门,大臣又提及,刘贺才同意,遂“下车,向阕西面伏哭,尽哀止”。
想到先帝刘弗陵在霍光面前当了多年傀儡,年纪轻轻抑郁身亡。刘贺登基尹始,就急遽扩张自己的势力,大量提拨昌邑旧将。没有与霍光商议,便即频繁下达诏书,派遣使者四处调发物资或要求服务。史书记载刘贺登基27天,所做坏事共计1127起。
手握重权的前朝大将军霍光深感问题严重,已危及到他的权势。
曾经一手扶持刘贺登基的霍光,借刘贺出宫之机,联合群臣雷厉风行的反击。在刘贺当上皇帝的第27天,他就以皇太后的名义要废刘贺,核心罪名是“淫乱”,还有乱礼教、不遵从制度、荒废朝政等等一千余项,平均每天要做四十余件坏事。
皇太后听不下去了,快别说了,废了吧!大臣们早吓得汗流浃背,谁敢说个不字,废黜皇帝取得成功。
说是皇太后,其实是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女,她是霍光的外孙女刘弗陵的皇后,是一枚霍光早埋伏好的棋子。
2、被黑千年的“荒淫”帝王
帝王被废黜后,能保住性命的在历史上屈指可数。
刘贺被废后,年仅18岁的汉宣帝刘询即位,他被贬回山东昌邑,性命是被保住了,王位被废除。一落千丈的刘贺终日抑郁寡欢,以平民身份,过了十年被监禁生活。
刘贺29岁时,汉宣帝刘询多方确认,得知颓废的他再无东山再起争权夺利之力,出于仁慈,把刘贺派到了远离政治斗争中心的海昏侯国,南迁封地豫章(南昌古称)国。
虽解除了监禁,却仍受到严密监视。
政治上,刘贺由王变侯,比称帝前降了一等;经济上,刘贺继承了第一代昌邑王刘髆的全部财产,南迁后的食邑也倍增。
在海昏侯国,刘贺只活了不到5年,足见其身体状况之差、心中抑郁之深。期间,刘贺被扬州刺史弹劾,被宣帝下令“削去食邑三千户”。
刘贺去世后,地处偏远的海昏侯国逐渐衰败,埋没在后来众多的帝王将相中,淡出视线后慢慢被世人所淡忘。
后来,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期的公元318年,鄱阳湖地带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豫章古县海昏侯墓,掩埋在了烟波浩渺的大湖之中。在疯狂的地上盗墓行动中,海昏侯墓尽管在水下部分坍塌,却依旧安然无恙。
湖水退潮后,古墓被厚实的泥沙掩盖,周边村民不断繁衍。数百年来,藏有惊天秘密的荒山,土层之上,成了一座坟山,层层叠叠埋葬着村民先人的尸骨。
尽管时常有盗墓贼光顾,刘贺墓本身坚实无比,就算最后一次盗墓团伙从顶部正中央垂直打穿主椁室,刘贺墓也躲过了这场浩劫,因为主棺没有像其他王侯一样放在墓穴正中央。
被史书定位为“荒淫无度”的奇葩皇帝,背着被黑的骂名。千百年来,成为后人笑谈的悲催帝王。
3、经历坎坷为何如此多金?
沧桑巨变,历史的车轮碾过两千余年,公元2011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室重现天日,震惊了国内外。
墓主最终被确认为刘贺,挖掘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就是“金光晃眼”的大量金币、金器和海量宝贝。
墓主到底有多“壕”?
金器378件,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被考古学家叹为“汉代考古之最”。
历经坎坷,走入人生的低谷,还能如此多金,一来继承了父亲刘髆——第一代昌邑王的丰厚财产,二来受西汉酎金制度印象,陪葬有皇帝的赏赐和未能奉送给皇帝的酎金。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从所发掘文物的情况看,墓主是个知书达理、爱好音律、情趣高雅的人。刘贺受过良好教育,汉书上也有关于他“簪笔持牍”形象的描述。由于刘贺做昌邑王时驻守山东,因此受过孔孟之礼,并且兴趣广泛。
墓中出土的整套乐器,包括两架铜编钟、一架铁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众多的伎乐俑,形象地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
考古人员还在主墓藏椁中发现近万枚竹简,两百余片木牍。竹简就是古代书籍,其中不乏《易经》、《礼记》,还有《方术》,是刘贺生前阅读或收藏所用。试问一个不爱书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多的书?
这么说来,刘贺被废黜并非因其荒淫无道,一来刘贺从昌邑带来辅佐的权臣,其实也对当时朝中局势盲目乐观,产生了误判;二来少不经事的他过早锋芒外露,触怒了权臣霍光。
刘贺被废时,属官二百余人被杀。临死之前,他们遗恨的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仅存的史料难以求证历史,谁知一场刘贺罢免霍光实权政变风波的失败,还是真如史书所记载的那般,被废缘由是“行淫辟”。
另外一处有趣的细节,刘贺从昌邑赴长安主持葬礼时,在途中挑选长鸣鸡,被史书定位为国丧期间玩心未泯、伤风败俗。后来史学家的另一种解读却是:刘贺为继承先帝遗志,在还没有编钟的年代,购买鸡打鸣,提醒自己每早准时起床处理朝务,闻鸡起舞嘛!
由此可见,史书应该是由当时“官方出版”,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寇”的刘贺惨遭“抹黑”,实际刘贺是一个尊孔崇礼、饱读诗书的“文艺青年”。
4、从刘贺青年成长史所想到的
精装版的《千古悲催帝王候——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里,还有大量的文物图片和仿五铢钱币,触摸王朝帝国恢弘历史,留给今人太多沉思与启迪。
刘贺的跌宕故事已久远,却留下血淋淋的真传:越是万千宠溺,越是危机遍地。越是年轻气盛,越是要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种韧性。
这份清醒,对周遭和时势清醒的认识,对初心的执念,对自我和他人力量的清醒把握。
而韧性,恰恰是面对大起大落的隐忍,沉稳,能屈能伸。
刘贺被推立为皇帝的那一年,他才19岁,还是一个愣头青的年龄,就抵达至高无上的帝王之位。
刘贺和霍光,一个年轻气盛锋芒必露,一个老谋深算未雨绸缪,最后刘贺落得个临阵败北,几年后,失意抑郁而终。
沦落于此,印证了“德不匹位,必有后患”,有权不能任性,年轻更不能任性。
小小年纪的刘贺,少年得志,接了父亲昌邑王位,身边常有一帮幕僚捧着,呼风唤雨,何其潇洒。
在昌邑国的地盘上,只有他想干,哪有他办不了或者不敢做的。特别是意外当上皇帝后,还以为可以像以前一样。可惜,这一次,他彻底错判了形势。
惹怒了前朝权臣霍光,霍光借着他的外孙女上官皇太后的诏令,直接上前“持其(刘贺)手,解脱其玺组”,扶其下殿,“出金马门”。这相当于霍光直接把刘贺拉下皇位、押出皇宫。
而接替刘贺的后一任皇帝刘询,虽即位时年仅18岁,却大不相同。刘询是栗太子之孙,侥幸逃过“巫蛊之祸”的大灾,却一出生就被投入大牢,尝尽人间最底层的疾苦。尽管后来晚年的汉武帝豁免了他的牢狱之苦,纳入皇脉,但还是作为民历经了很多苦楚。
同样面对的朝野之争,还有霍光。成熟的刘询选择隐忍,就算即位三年后,结发妻子被霍光的妻子设计毒死,明知死的蹊跷,他却隐忍不发,顺从地娶了霍光的女儿为皇后。
果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权臣霍光去世两年后,刘询才秋后算账,趁着霍家族人谋反的机会,废掉皇后,夷全族,最终给亡妻交代,还自己一个公道。
与刘贺不同,隐忍的清醒,沉稳的韧度,被刘询拿捏把握得淋漓尽致。
刘询在位25年,终成大器,开创了“孝宣之治”,也西汉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之一。
荣耀加身,总是容易让人迷失。在喧哗与浮躁的世界,经过人生的起起伏伏,思考沉淀,然后读懂自己。
比起刘贺的过早锋芒毕露,傲然一时,不如像刘询一样,韬光养晦,傲娇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