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5】2020·为爱前行(5)
家 访
从教20年,做过4次家访。
第一次家访发生在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那是一个偏僻山村的学校,之前的老师都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我们分过去的三个年轻姑娘是村里的第一批外来老师。当时学校正在新建,我们在租来的民房里上课。学生人数不多,我教二年级,班上只有13个学生。
开学一个月后,我很想去了解一下这13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于是去问校长学校会在什么时候安排家访。校长告诉我,学校从来没有做过家访,因为都是本村人,知根知底的,没必要做家访。学校不统一安排,我就只能单独行动了。那时候下午放学比较早,我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跟随学生一起回家。可能真的是之前从没有老师上门做过家访,那些在家的家长看到我去了不知所措。而我,一个17岁的姑娘,自己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除了干巴巴的和家长聊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外,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去聊天,当时的情形真是有点小尴尬。
第二个学期我调到了一所联校。学校比较大,有20多个老师,分管5个村小,五、六年级的学生都是从5个村汇聚而来的。我被分配教五年级一个班和六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每个班都有40多个学生。期中考试过后的那一周,学校安排周四周五下午不上课,老师们统一家访,教双班课的老师必须每个班随访一个下午。于是我周四跟随五年级班主任家访,周五就跟随六年级班主任家访。这次家访精神上轻松多了,不用当主角啊,班主任为主,我附和附和就行。但身体上就吃亏了,5个村啊,路程都是用脚一步一步丈量的。有一个下午我们做到晚上才往回走,那个村特别多的狗,我们每人一手拿一根打狗棍,一手拿一个手电筒,跌跌撞撞走回了学校,肚子饿得咕咕叫,真累!
之后,家访慢慢淡出了教师的工作日程,取而代之的是电话沟通、微信沟通、偶尔家长到学校沟通。事隔十多年,在去年上半年我又做了第三次家访。
2018年下学期和国凤搭班,教一年级。她教数学当班主任,我教语文。班上有四五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根本不受教,已经做了一个学期的小学生了,还是会在上课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从后门偷溜出去,无法在凳子上坐住,要么坐地上,要么走到别人那里去玩,书包扔地上,书满地都是。国凤和我各种方法用尽效果还是不佳,我们就决定去做次家访,看看孩子的家庭环境以及在家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花了两个下午走访了这几个孩子的家庭,了解了他们的家庭背景及接受的家庭教育之后,我们对孩子产生行为偏差的原因也有所了解,也和家长进行了有效沟通,达成了统一意见。这次家访是针对问题而去的。
第四次家访就在年前,腊月23、25、26,我和祥车做了三天家访。这次家访的对象是初三的学生,祥车是班主任,我是他们班的蹲点行政领导。我是去年下学期临近期末才去这个班蹲点,确切的说我还没有进班和同学们正式见面。我们这个班因“成绩差,管不住”而闻名,但孩子们的脑袋瓜子并不笨。在校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班是整个九年级精神风貌最好的一个班级,这一点,让我看到了这个班的希望和曙光。
在去做家访之前,我就和祥车商量好了这次家访的目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分析现状,明确中考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争取形成家校合力。三天的家访很顺利,家长们很热情也很配合,有家长甚至说:“孩子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第一次有老师来做家访呢!”而孩子们对我们的到来,一开始会有点紧张和拘谨,但随着我们交流的深入,他们慢慢的放下了自己的戒备。这次家访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知道了孩子们对中考很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不知道自己可以达成什么目标,不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去努力。我们通过帮他们分析现在的学习状况和成绩,确定中考目标,又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都是他们自己确定通过努力可以去达成的。孩子们增添了不少自信,也表示会利用寒假好好学习。
四次家访记录着我自己二十年从教经历的成长。去年的两次家访更是让我明白了去学生家走访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不只是了解、关注他们的在校表现,更应该了解、关注他们的家庭成长。去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既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又能更好的促进家校合力,值得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