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清联赏读六十四

2023-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春梦雨

题徐园联

袁枚

旧地怕重经,记当年丝竹宴诸生,回头似梦;

名园须得主,看此日楼台逢哲匠,著手成春。

一、注释

1.徐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总统府。

2.袁枚——清浙江钱塘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少负才名,乾隆四年进士。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园名“随园”,吟咏其中。诗主性灵,古文骈体亦自成一格。性通达不羁,尤好宾客,四方人士到江南,必至随园投诗文。又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3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

4.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

5.著手成春——赞誉医家、艺术家技艺精湛。

二、赏读

1.格律

旧地怕重经,记当年丝竹宴诸生,回头似梦;

仄仄仄平平,领  字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名园须得主,看此日楼台逢哲匠,著手成春。

平平平仄仄,领    字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记当年”和“看此日”是领字,领字不计平仄。

上下联各分句,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平仄,下联句脚:仄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旧地”和“名园”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怕’和‘须’副词相对;

“重经”和“得主”状中结构词组相对,“得主”,得以掌管;

上下联二分句:

“记当年”和“看此日”是三字领字相对;

“丝竹”和“楼台”并列结构词组相对;

‘宴’和‘逢’副词相对;

“诸生”和“哲匠”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上下联三分句:

“回头”和“著手”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似梦”和“成春”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3.联意

题徐园联

袁枚

旧地怕重经,记当年丝竹宴诸生,回头似梦;

名园须得主,看此日楼台逢哲匠,著手成春。

想当年,曾经在徐园以歌舞宴请众儒生,如今重回故地,真是恍然如梦啊;

著名的园囿还是需要掌管的,看那往日的楼台,经过能工巧匠之手,面貌是焕然一新呀。

4.评赏

袁枚任江宁令时,曾在此宴请新入庠的诸生。袁挂冠后,园荒圮,四十年后,园归邢氏秀才,重修后,袁枚重游此园,应邢秀才之请,感而题此一联。

上联,切题“徐园”而“忆旧”。一分句,“旧地怕重经”,是触景生情,而感怀旧事。二三分句,承接一分句“怕重经”而写,为什么怕重经呢?因为当年曾经在词园“丝竹宴诸生”,如今重归故地,“回头似梦”呀。一分句和分句,构成因果的逻辑关系。

下联,切题“徐园”而“叹今”。一分句,“名园须得主”,是说园林有名,也须要打理掌管好才行。二三分句,也是承接一分句,而阐明原因。为什么名园也须要掌管打理呢?因为“楼台逢哲匠”,看看现在的园囿中的楼台,经过能工巧匠的翻修,已经“著手成春”了。赞叹邢秀才打理有方。一分句和二三分句,也构成因果的逻辑关系。

整幅联,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触景生情,怀故而感今,非常婉转地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