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价值的资产——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
20世纪,制造行业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增长了50倍,这是管理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实际上也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贡献。
马克思最早在著作中提到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第一个深入了解他们,即作为一名体力劳动者劳动,然后对体力劳动进行研究的是泰勒。
泰勒的理论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并不简单。首先是深入了解体力劳动者的任务和分析构成任务的动作。然后按照工作效率最高的一位工人的动作作为基准,提出每个动作的要领与时间。再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让所有劳动者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
在泰勒首次深入了解和研究体力劳动后的10年间,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出现了空前的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泰勒的理论为基础的生产线席卷了整个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美国参军的男性要比德国多,同时在工厂从事生产的男性比德国少,但是由于美国全面推广了泰勒的理论,因此美国在工厂的产量上要胜出德国一筹。科学管理使得美国能够在战场上比德国和日本集中更多的兵力,同时在产量上仍可以比德国和日本多出几个数量级。
以泰勒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让更多的国家在二战后获得了经济上的腾飞。这也导致了这些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并完善。
但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慢慢在发现企业管理遇到的新的挑战。21世纪,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与20世纪的贡献类似,它要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生产设备。21世纪,组织(包括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仍旧在用以泰勒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来思考如何对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进行管理。比如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固化;比如以工作时间而不是工作成效来设计工作回报;比如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来开展工作,而不是以合作者的心态面对每位员工,等等。
在读此章节之前,听到一些管理者在和我抱怨如今的90后年轻人如何如何不靠谱、不听话,我也总是从90后的思维方式与现在的70后或80后管理者之间有所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样的问题。如今,也可以换一个思路,从管理者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现在的知识工作者,是否能最大程度的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效率的角度来审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现在大学教育的思考,则让我感到多一份的沉重。我们的教育应该更类似于提高体力劳动者生产率的培训模式,提供给所有学生一样的大纲、一样的课程,以背诵记忆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知识,然后再出考卷考试。以讲授式的方式完成大部分课程的讲解。学生以这种方式接受并完成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体力劳动者还是知识工作者呢?
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面对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姿势工作者及其生产率。然后需要认识到并不是运用知识的工作就是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能够运用知识创造性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工作才是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的学生,不应是会知识的人,而是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对于实践环节的增加变成了大学教学环节需要改变的主要方式。而对实践环节的开展方式、考核方法的改变需要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思考。为此,我更喜欢我身边的一些领导来问我,做某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比如我们为什么要给学生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我们上这门课希望实现什么目标?如果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而又努力尝试来回答这些问题,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实现目标和改进课程,那我们就是知识工作者。而如果我们并不思考这些问题,只是一遍一遍的按照教学大纲和讲义去上课,那我们就是体力劳动者。
以一个知识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工作的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知识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