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爱上学习吗?更换你的提问方法!
孩子进入小学后,我们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当然是有好的学习习惯,热爱学习,对不对?
那怎么能让孩子拥有这些能力呢?
对话!!!
对话,是练习和观察批判思维结果的最佳机制,家长的持续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去热爱学习。
对话采用持续提问方式,归结为:你,即家长,不管孩子刚才说了什么,接下来总是问:“什么”“如何”“为什么”。
不管孩子年龄大小,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尽管随着孩子的成熟和智力复杂读的提高,主题会改变,复杂程度会加大。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还小,那你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引领”,即你知道提出问题的答案,把他们往那个方向引导;随着孩子的年岁增长,你持续提出的问题仍然会让他们和你对情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举例哈:
第一个对话范例赞扬了孩子知道的东西,并没有引导他思考。
孩子:蝴蝶!
家长:是的,那是一只蝴蝶,说得好,蝴蝶是什么颜色的?
孩子:黑色和黄色的
家长:对的,你真聪明!
第二个范例使用同样的场景,示范如何使用连续提问法开启对话
孩子:蝴蝶!
家长:蝴蝶在干什么呀?
孩子:在那朵花上,现在飞到了另一朵花上。
家长:你觉得它为什么喜欢花呢?
孩子:因为它漂亮吧?
家长:也许,你能想到另一个原因吗?
.......
与孩子这样谈话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持续提问是能帮助孩子展示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并想出与既有知识相关的另一组概念。
他们在学习,你的关注对他们来说是更大的奖赏。
孩子入学后,亲子之间的对话往往围绕“后勤问题”展开,比如孩子把家庭作业落在学校了,指望我们去处理。
常见的对话范例:
家长:今天学校学习怎么样?
孩子:还好,我忘了带书回来了。
家长:哦,我帮你去拿吧。
这位家长没有教孩子思考问题,而是马山帮助孩子去解决。孩子不仅不知道如何分析情况、想出解决方法,而且将来忘记书本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没有承担忘记带书的后果。依次类推,孩子不能按时起床,不按时完成功课等等......
正向养育的对话是这样:
家长:今天学校学习怎么样?
孩子:还好,我忘了带书回来了。
家长:哦!
孩子:怎么办呢?
家长:我也不知道,你认为可以怎么办?
孩子:我不知道,你可以帮我去拿吗?
家长:抱歉,不行,我今天自己有事要做,你觉得怎么办好呢?
孩子:我可以打电话问同学。
家长:好的。
孩子:或者,我给老师发个微信,告诉她我把书本忘在学校里,看她怎么说。
家长:这两个主意听起来不错
......
让孩子尝试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孩子能从中认识到父母不会为他的问题负责,得自己解决。
最爱孩子的做法不是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教会他们如何自己解决问题。
与初中、高中的家庭作业相比,小学的家庭作业并没有什么打进。
正向养育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应试体制下,学校无法顾及到这一层面,而我们家长可以弥补这个空洞。
当我们频繁使用提问法,孩子就学会思考,并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培养了孩子“成长性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恰恰是孩子努力继续成长、学习和坚持的途径。
如今是终身学习时代,孩子的这种思维模式,难道不是我们每个家长所渴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