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行纪》:四大美女皆可睡,为啥只睡了王昭君
唐传奇小说一般为玄幻奇文,而《周秦行纪》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尤其大胆,写艳遇居然敢写到当朝妃子杨贵妃,问一下可不可以睡。
这故事用的是第一人称,也就是“余”,大略说,是这样的:
中唐名臣牛僧孺当年考进士落第回家,走到鸣皋山迷路了。
他转来转去转到月亮升空,忽然闻到一股异香,见到一所大宅,于是就去敲门。
公众号:九鸦人物黄衣人带他进到大殿,他居然见到了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也就是那个因为跟刘邦大约只睡了一次不很受宠,而被吕后放过的薄姬。
薄太后当下招呼牛僧孺吃饭,这时候忽然又有两个女人来串门,却是汉高祖的戚夫人和大名鼎鼎的王昭君。
王昭君不用多说,而戚夫人,却是生下儿子如意,深得刘邦宠爱,差点造成吕后之子刘盈被废的那个美女。
她后来被吕后砍去手脚,剜去眼珠,熏聋耳朵,灌下哑药,做成了“人彘”。
彘,豸也,即猪,这是古代最残酷的刑法,是对身体精神的双重摧残。
于是薄太后就兴致勃发,要发起聚会,又招来了杨贵妃、潘妃和绿珠。
这潘妃,却是南朝齐王妃潘玉儿,天生的金莲小脚,步步生莲就是从她那来的。而绿珠,则是晋朝富豪石崇的宠姬,最早的四大美女之一。
这些女人都是顶级美女,而且还都才艺双全,这就不用说了,美酒歌舞之下,大家接下来当然要开一个诗会,这诗才真正有意思,其实是作者对她们的观感。
且看她们的诗:
薄太后:“月寝花宫得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
这意思就是,那个月夜得以侍奉君王,是因为管夫人,我到现在还觉得对她有愧。汉家笙歌之地,几经春秋,早成荒烟野草。
薄太后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是闺蜜,她们曾经约定,富贵互不相忘。薄太后入宫之后,刘邦并不亲近,若非管夫人对刘邦提及当年的约定,薄太后也就没有那一夕之欢。
只可惜,后面的薄太后因为不受宠,倒是免祸,而管夫人等却都被吕后幽禁。薄太后对此,当然有心无力。
然而,这一切都成过眼云烟,徒留叹息。汉朝都没了,富贵荣华,得宠失宠,你争我夺,又能怎的?历史啊,人生啊,不过如此。
王昭君:“雪里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痕新。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
雪地的蒙古包不见春天,我只有仍旧穿着汉服不断伤心流泪。如何最恨毛延寿,故意把人画走样。
王昭君的不幸,传说是画师毛延寿的缘故。这家伙给钱就把人画漂亮,不给钱就把人画丑,王昭君那时没钱给他,被画丑,这才去的西域。
汉元帝杀了毛延寿,已经无济于事,这是不是说人的命运很多时候取决于偶然?
戚夫人:“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
我自从离开汉宫,就再也没跳过楚地之舞,不能梳妆打扮,都怪君王。没有钱怎么能请来商山四皓?吕后哪里怕周勃他们!
商山四皓,是秦末汉初的四大隐士,后来就成为威望至高的大隐士的代称,但是他们却在刘邦要废掉太子,打算立起戚夫人之子的时候出来劝谏。
这关你们大隐士什么事啊?你们这什么隐士?吕后一定是花了钱的!没有他们这些人,也就没有以后的那些惨事,所以一再请求刘邦立儿子为太子的戚夫人,就觉得商山四皓很不地道。
商山四皓背后有某种运作,这是一定的,但是不是钱却不好说。这肯定是小说作者的见解,毕竟大家对吕后都很有意见。
刘邦去世之前,对吕后是有所察觉的,但是他觉得“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并不十分担心。然而,周勃却是在吕后死后,才有的动作,所以戚夫人对刘邦、周勃等,都应该有所怨言。
杨贵妃:“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御床。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不复舞《霓裳》。”
金钗落地,告别玄宗,眼泪流满了御床。自马嵬兵变分开以后,骊宫再也没了《霓裳羽衣舞》。
杨贵妃之死,千百年来演绎出无数文字,这是历史上最动人心魄的凄美艳事。
潘妃:“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业宫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
春风秋月几轮回,江山依旧在,旧宫已全非。东昏侯建筑莲花池的地方,还曾空想穿上金缕之衣。
东昏侯即齐王萧宝卷,传说他当年曾为潘妃建神仙、永寿、玉寿三宫,殿内铺金莲纹(纯金),是以潘妃小脚踏上,步步而生金莲。大概宫中也有金莲池。
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荒淫残暴的萧宝卷19岁被杀后,被赏给功臣的潘妃也不久自杀。
如此残暴的萧宝卷,居然可以被一个潘玉儿肆无忌惮地奴役,而同样奢侈淫欲的潘玉儿居然也能为他自杀,所以苏东坡曾说:“玉奴终不负东昏。”
潘妃当然还是要想念昔日的荣华的。
绿珠:“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今日之我非昔日之我,笛声阵阵,对赵王伦只是一场空怨。因我跳楼而死,金谷园永远没了春天。
石崇当年所建金谷园,是古今最为豪华奢侈的建筑,其崇绮楼号称百丈之高,上面装饰的全是珍珠、玛瑙、琥珀、象牙、犀角之类。
石崇之祸,向来认为是豪侈之过,其实更因为他不德。他的财物都是做刺史时劫掠而来,而他又依仗财富,傲视天下,污辱公侯皇帝,杀人如麻。
石崇后来被一个小人孙秀盯上了,这孙秀依附赵王司马伦,竟来要他的宠姬绿珠。绿珠是石崇花三斛珍珠买来的,他在金谷园的上千美女之中,独爱这一个,岂肯给予?于是孙秀就带兵抄了他的家。
孙秀带兵来时,石崇对绿珠说,这祸是因你而起,绿珠说,我决不受辱,因此就从崇绮楼跳下。随后,石崇也被杀死。
绿珠即因此成为忠贞的象征,为文人们千古咏叹,而金谷园当然也从此没落。
绿珠死,石崇灭,孙秀、司马伦不久也死于八王之乱,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故而绿珠也只有空怨。
余,牛僧孺:“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香风把我引到仙界,月光满地,云彩护阶,我得以拜见洞天中的仙人。大家一起叙说人间惆怅之事,已不知今夕何年。
这算是总结,任谁有过此等经历,在此幻境,也当不知何处,不知何年。这也是真正的历史代入。
然而,一场历史的真假变幻之后,还有更奇之事,这后面的事,才算是真正的艳事。
赋诗完毕,新酒上来,那薄太后居然说,人家牛秀才大老远过来,今晚谁与他作伴?这作者兜来兜去,竟是好大一篇意淫!
于是接下来,这胡乱串台的五大美女就纷纷发言。
戚夫人说,我儿子如意已经长大,肯定不行,这样做也确实不好。
潘妃说,东昏侯认为我是为他而死,我不该辜负他。
绿珠说,石崇性格严厉急躁,今天就是死,也不敢造次。
而杨贵妃,则由薄太后为她说话,太真是本朝先帝的贵妃,也不行。
你看,这四大美女除了戚夫人有道德观,其他的,一个是因为有了好名声而不可,一个是不敢,一个是碍于本朝,原来都是可以睡的,那么这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王昭君。
太后说:昭君先嫁呼韩邪单于,后又做了呼韩邪长子复株累的媳妇,都是按自己的心意。(啥啥?)再说,那严寒之地的胡鬼又能做什么?(啥啥?)希望昭君不要推辞。
可怜王昭君一个弱女子要担负国家任务,出塞和亲,本就无奈,又对民族融合颇多贡献,可她在古人眼中的形象,也还是比只有美色而无贡献的绿珠、杨贵妃,及“性淫侈”的潘妃更加不堪。
为什么呢?这无非是因为她按照胡族习俗再嫁,没有去死。
这再到王昭君无话可说,只有低眉羞涩怨恨,一夜过去,竟又垂泪握手而别,万分不舍,就算是把作者的观感泄露无遗——
他对五大美女的遭遇都深怀同情惋惜,但终究觉得王昭君最不贞洁,睡之无妨。
不过我对此文的作者倒有些不同意见。
此文之所以著名,还因为它牵扯到一桩公案,即:始于唐宪宗时代终于唐宣宗时代的,一场长达40年的党争,也就是所谓的牛李党争。牛党,当然是牛僧孺一党,李党,当然是李德裕一党,最终,牛僧孺一党全面告败。
是以,后人便多以阴谋论认为,此文的作者并非牛僧孺,而是牛僧孺的敌党人物。
主要理由之一,此文居然涉及当朝妃子;之二,内中的杨贵妃居然称呼唐德宗的母亲,代宗皇后沈氏,为沈婆子。
那一段大体是:薄太后问牛僧孺,现在的天子是谁?牛僧孺答德宗皇帝(牛僧孺进士落第时期)。杨贵妃便笑:“沈婆儿的儿子做了天子,大出奇了。”
那么,这自然就有诋毁之意,意思就是牛僧孺决不会自己做此文以招嫌疑,只能是敌党伪作,用以打击。
然而,牛僧孺当时是有一部《玄怪录》传世的,他这个人本就喜欢写这类东西,而且唐传奇小说虽然一般不涉及本朝,却大都影射之意明显,大家见惯不怪。
何况史家认为,《玄怪录》应该作于牛僧孺担任高官之前,那之前他颇为大胆也是可能的。
再说,唐代宗为唐玄宗嫡皇孙,杨贵妃比他高出了那么大的辈分,她称一声沈婆儿并不过分,这算是符合人物身份。
而她之所以称奇,这大概是因为当初的沈后地位太低。唐玄宗当时有孙子一百多,安史之乱时,沈后都不够身份跟他逃离,就这样,她最终才弄了个不知所踪,生死未卜。
还有,当文中的薄太后问牛僧孺,德宗是什么样的君主时,牛僧孺回答,小臣不可能了解国君的德行。他直到太后说你不必忧虑,只管说好了,这才回了一句,民间传颂圣武。
文中的牛僧孺已经够谨慎、恭敬的了,敌党所作,肯给他这个样子?
当然,有人也可以说,杨贵妃可称沈婆儿,牛僧孺不可,他若恭谨,就应该为尊者讳。可是唐朝是一个什么时代?人家流行狂放开放自由,并不那么规矩。现实中的李白,都敢在皇帝面前醉酒,天子呼来不上船呢,这种小说家言又算得什么。
只是,这已经是题外话了,谁是作者并不重要。因为无论谁是作者,这其中都有真情泄露:古代女子总而言之,无论如何美艳,都不过是文人的咏叹题材罢了。
文人们一面视她们为祸水,为尤物,或厌弃,或鞭挞,或叹息,一面却又想入非非,幻想亲近,能睡,很不要脸。
问世间公平为何物?直叫人八辈子糊涂。
文/九鸦
图/网络
更多文章,见公众号:九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