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怎样避免让你陷入犯错的泥沼?

2018-04-02  本文已影响23人  春禾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世界终究只是肤浅的表面,只有经过内心的思索和体验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否则就只能像韩寒《乘风破浪》中王珞丹饰演的苏米那样,“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6403.webp.jpg

比如你已经听到耳朵起茧的这句“失败是成功之母”。尤其是在求学阶段,这句至理名言曾刻在多少学生的课桌,挂在多少班的黑板报上啊。可是每当我们犯了错,轻则批评写检查,重则罚站记大过,还动不动就要叫家长。就算有些“开明”的家长脸上表现得和风细雨,可是眼神里的失望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不应该犯错!”

马修·萨伊德在《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一书中,明确指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理解了我们为什么会犯错?为何总是千方百计地粉饰错误的心理机制,用科学的手段来发现错误,养成正确对待错误的观念,我们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6404.webp.jpg

这一点《黑匣子思维》的作者马修·萨伊德很有发言权。他曾是英国乒乓球名将,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这是一项必须承认每个细小错误并在每一项失误中改进才能成功的体育赛事。

正是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和行动力,即便退役后,马修·萨伊德凭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包括现在畅销书作家的身份,也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累计效应”——《泰晤士报》专栏作家、《新闻之夜》撰稿人——下达到的,绝非一蹴而就。

马修·萨伊德从人们最关心的医疗行业入手,通过真实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揭示了在医疗业“犯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即便在医学发达的美国,每年因为诊疗错误死亡的人数高达12万,相当于每24小时就有两架大型喷气式客机坠毁。这还不包括那些无法挽回的身体伤害。比如误诊为乳腺癌,切除双乳后却发现为良性。

我们应该相信直觉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猜,你也相信星座占卜这一套。这不是什么错误,而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本能反应。因为世界太复杂,我们不可能一一去了解去应对,否则人类真的就会疯掉。于是,我们的思维会本能地简化,比如面临紧急危险来不及反应时,你的直觉就会告诉你该怎么办,逃跑、原地不动还是准备攻击。

6402.webp.jpg

通常情况下这会救你一命。但我们也常常被它欺骗。比如下面这个例子。让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去参观监狱,让他们亲眼目睹那些犯错的人是如何受惩罚的,在监狱里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甚至把少年们和那些罪大恶极的死囚犯们关在一起,让他们遭受恫吓,受尽折磨才放出来。

犯罪到底有多可怕他们可是一清二楚。那以后谁还敢犯罪啊对不对?不仅你这么想,美国未成年人司法与犯罪预防办公室、相关专家、媒体舆论、甚至好莱坞都这么认为。这就是美国著名的“恐吓从善”项目。

而实际效果并非如此。我们应该庆幸这个世界总有不被故事所迷惑能真正进行理性思考的人存在。比如罗格斯大学的刑事司法教授詹姆斯·芬克诺尔。他用随机对照的科学方法证实:“恐吓从善”项目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而是恰恰相反,反而加剧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哪怕我们什么都不做,也比做这个项目好。

不过这么明显的结论,不仅没让“恐吓从善”项目的支持者们反思或暂停项目开展,反倒把他们激怒了。他们指责芬克诺尔的动机,认为这些数据毫无意义。甚至有法官说:“这个项目根本不需要任何辩护。“

他们为何会如此冥顽不灵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大师费斯廷格的认知理论“认知失调“了。发现它的过程纯属偶然。报纸上一则”预言世界末日“的新闻引起费斯廷格的注意。他特别想知道,一旦预言失败,这些人会作何反应。

结局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世界并未在指定的那天灭亡,谣言不攻自破,难道不应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洗洗睡了吗?如果这样想,你对人性的理解实在是太简单了。

640.webp.jpg

事实是,信徒们认为正是由于他们的虔诚拯救了世界,变得比以前更“信任“这种宗教了。很难理解吗?想想如果你抛弃了家庭、一切财产,众叛亲离义无反顾地信奉了这种宗教,一旦证实了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完美,这就是一个骗局,你会怎么办?如果你不想发疯,没有勇气自杀的话,就只能篡改证据,甚至视而不见。

全世界各种五花八门的邪教盛行莫不是抓住人性诸如此类的弱点。回到刚才“恐吓从善“的话题,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相关的政府部门、专家及媒体舆论会如此厌恶”恐吓从恶“这个结论了。

他们不敢!仅仅是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我不够聪明,我上当受骗了——就已经无法承受了,如果再加上外在环境的谴责——推卸责任是全球共同的文化糟粕——可想而知,如果是你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害怕犯错并不是人类的本能

其实,害怕犯错只是一种文化基因,并不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不信你注意观察那些新生儿,在我们眼里明显是错误的行为他们才不在乎呢。比如吃饭时不小心洒满身的饭粒,把黄豆倒进发酵的面团中,洗澡时把水拍的满地都是……他们玩的开心着呢。

我们当然希望做任何事情都能一次就成功。一出生,我们就会吃饭,知道如何巧妙地使用工具不浪费食物,知道黄豆没办法和面团同时发酵,懂得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可贵。可这无异于天方夜谭。纵有五千年的文明告诉你到底怎么做,可你必须要自己一步步地学习才可以。况且世界是如此复杂,问题永远也没有穷尽的时候。

早在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就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念。这一点,如今大热的靠颜值和技术称霸家电界的戴森公司深谙其道。创始人戴森发现,吸尘器之所以很快就停止工作,不是因为灰尘吸满了,而是因为堵塞无法有效吸到吸尘袋里。发现了问题,到底如何解决呢?戴森在一家木材加工厂看到切割木材时产生灵感,那就是使用气旋分离器。

这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目前只是一个点子而已。要想做出成品,它需要5127次实验。是的,接下来的执行力才是关键。而能坚持下去的信念,就是你不害怕犯错,你接受不停的失败,你知道每失败一次你就离成功近了一小步,直到最后。

审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从失败的反馈中不断总结,无论是智商还是能力,都会有显著地提升。正如另一位同样出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宇宙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僵化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无法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6406.webp.jpg

马修·萨伊德的这本《黑匣子思维》通过20个具体的案例,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的概念和机制来抽丝剥茧,“有人犯了错,但不是我!”这种对犯错的恐惧从何而来,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怎样才能培养正确的面对失败的观念。横跨医疗、航空、司法、政治和商界,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如何“精益创业”,如何利用“边际收益”,如何打造你的“个人最小化产品”……都能找到答案。

这不是一本鸡汤文,没有很多大道理,或许你会被作者对失败的定义重新点醒。反正我读完后,再也不为搞砸事情而消沉了。只要你懂得如何理性地犯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