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真的那么厉害?
当今,网络上对逻辑的推崇一浪高过一浪,似乎成了真理的代名词。“写作必须要有逻辑”,此种声音不绝于耳,远处是是罗振宇,李笑来,吴晓波一票知识贩子的摇旗呐喊声,更远一点有他们的徒子徒孙的口号声。
逻辑是理性思维的方式,将概念以命题形式演绎,以生成新的知识。
理性的功能是抽象的,理性的惟一功能就是构成概念的功能。概念也是表象,但是抽象的表象。概念可以使我们比较容易地处理、概括和整理知识的原始材料,便于人类交流知识和保存知识。
但是,与直观表象相比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贫乏的,因为它省略了许多同类对象间的差异。直观永远是概念可近不可即的极限。然而,人类不能没有概念。动物只生活在现在,而人却同时还生活在未来和过去。动物只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人却能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准备。这一切都离不开抽象概念。
我们先看看叔本华怎么说。他认为,抽象概念也好,理性知识也好,都只是满足身体需要的工具。叔本华这种实用主义的知识论,乃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实用主义之滥觞。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开始,就存在着一个强大的理性主义传统,这个传统到了近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近代西方哲学从表面上看,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分庭抗礼,实际上二者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经验主义只是理性主义的一个变种,这个论断虽说过了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人是理性的动物,必须受理性指导,经验是知识的起源,理性才是真理的裁判,在这些问题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并无不同。德国古典哲学更是把这种理性主义的传统发挥到极致,理性既是存在的本质,也是真理的保证。
但是,叔本华却开了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的先河。在叔本华眼里,理性远没有近代哲学家,如他所推崇的康德所给予的那么崇高的地位。人类固然少不了理性,是理性使人类高于动物,但理性不是万能的。
对于理性至上的批判,一百多年前一直在进行,对于理性的过度扩张,哲学家思想家普遍抱有高度的警惕,从海德格尔但维特根斯坦到福柯,为何我们的网络却天天喊着逻辑逻辑的口号呢?
说到底,越是没逻辑的人越是喜欢拿大词吓唬人,确定自己在写哲学著作?
写时评或者实用文讲一点小道理,性灵一点中不中?写个ppt快速制作法,还逻辑,滑稽。
公交车上让座问题,关乎道德实践,也拿逻辑说事,令人无语。
文学写作更是和逻辑八杆子打不着。
逻辑真的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