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育的根本目标及路径到底是什么

2019-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二胎妈妈混职场

今天,梁晓玲老师带领我们开启中阶营第一天的学习,课程反复围绕“教育的根本目标及路径”这两大核心问题,我整理如下笔记:

一、目标

1.推动人本主义心理学进入教育领域,特别是家庭教育领域。

2.为家长与老师架构促进人格健康发展,面向未来的系统性教育框架。

3.推动家长与教育工作者进行“眼中有人”的教育。

4.推动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体验“以学生为中心”PB L项目制教学新形势。

二、一谈教育认知:完成教育认知升级,既是出发点也是彼岸

1、明确教育目标

  以“17岁男孩跳桥身亡”事件为例,阐述“目标不对、努力白废”。

  妈妈与孩子的异常行为,背后隐藏着不可见的心理面貌。

2、你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标是什么?你认为教育当中最根本性的力量是什么?

  直击教育根本问题,许多问题是表面问题

  教育疲劳,教育认知尺度出了问题

  认知系统:调整我们与环境的关系

  所有情绪信号揭示的不适感都指明了“认知失调”的存在

3、认知失调

  第一大认知失调:培养目标不符合未来时代需要。

  第二大认知失调:消极认知倾向下的问题导向教育。

  第三大认知失调:只抓理性知识不抓心理关系。

4、全新的教育目标

  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比如何培养更重要。

        教育目标:“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能够充分发挥有机体自带机能

  如何培养也需要升级教育方法论框架

      教育路径:支持性心理氛围建设

      教育者:真实一致性、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如何培养也需要升级教育方法论框架

    教育路径:目标牵引+自我激发

    学生:目标导向,自我导向

5、培养与环境高度匹配的新型“学霸”

普通、优秀、卓越的根本差别,即是否能紧要目标死守初心的差别。

三、二谈教育规划

1、“吹萨克斯的男人”与“女性的面庞”:聚焦方式不同,导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不存在“正确的答案

2、改变颈部以上的学习模式

  不是课程,是体验

  基于体验,基于内心的学习,才能促使成年人(家长)改变。孩子则相反,是通过外部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

3、系统系体验设计:从输入到输出+从个体到团体

4、拿出行动、配置时间、交付信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