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你好,弗洛伊德》

2021-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现若隐

一直以来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既仰慕其高,又抗拒其晦,久之就形成了”既不愿意接近它那就以流行的心理学取而代之“的傲慢,又感觉其解释力的玄(居然可以释梦)与枯(一切皆源于性)的偏见。

但无论是读《自卑与超越》还是读《动机与人格》,这些心理学家的书籍中始终在和弗洛伊德进行对话。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说,”弗洛伊德可以被超越,但不可被逾越“。那就别装了,还是走近一探究竟吧。

在决定要走近时,自己考虑了一下路径。第一,精神分析学派庞大而复杂,弗洛伊德著作共有8卷。所以在不熟悉理论体系的情况下挑选核心书籍极其困难,除非直奔那本名声在外的《梦的解析》。第二,对其目标定位在”了解“,既不是为通过心理咨询考试,又不去做咨询师,但要做了解,就需要直击核心。

就带着这样一种矛盾,我去搜索了关于弗洛伊德理论的书籍:关键词为国内,作者为心理学系背景(这一类学说太容易民科化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拒绝纯理论,当然还是对自己理解力不自信),尽量生动有趣一些。

你好,弗洛伊德

努力之下,居然让我偶然搜到了《你好,弗洛伊德》,这是一本介绍弗洛伊德生平及其理论的书。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就纯理论书籍而言,好久没有这种畅快的感觉了。

反思该书的写作特点,我发现了这种畅快感觉的来源。

1. 全书有漫画辅助理解,而且这些漫画表现出了贴切与内涵,让人仔细思考其中蕴含的理论,没有因为配图而沦为搞笑与戏谑。

2. 以心理咨询案例作为理论的注释,容易近距离感受到理论的解释力。

3. 增加了可读性的同时保留了专业性,该书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术语解释和强因果关联上。这同样重要,关乎书籍的味道。

《你好,弗洛伊德》确实帮我听懂了一些心理学源头的声音。这一点点的声音推开了之前的”傲慢与偏见“,真正落入了我对心理学理解的基石之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