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年味

2021-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巷暖栀一潇潇雨

    在乡下, 记忆里的年关大事除了发红包收红包,就是必不可少的走亲访友,没有车小汽车,摩托车不常有,常有的是蹦蹦车,拖拉机,以及架子车,就是这么简陋的出行交通工具,大雪纷飞也不能阻挡我们走亲戚的热情。

    记得有一年李唯一岁多的时候,正月初四是三姨妈家待客的日子,如今想来,一年到头姊妹们难得的一聚,年幼的表兄妹们自然也是高兴的很,各自穿新衣戴新帽。好不热闹。

    我们村跟三姨妈家住的村子相隔差不多15里路的,期间还要上一个特别大的坡,下一个人也被打的坡,父亲收拾好东西,带上早已团购并分拣好的点心,烟和酒(盒子上画着猴子的那种烟,酒是不认识的的),放着车头的豆子里面,我侧坐在那辆28自行车前梁上,父亲跨坐在车座上,等母亲抱着一岁八个月的李唯坐好在后座,我们四人才正式启程,一路上上坡的时候,父亲就推前座的我,后座母亲扶着坐不稳的李唯一起爬坡,平路及下坡,自然是骑行更多一些,记得那次到镇上母亲说还需在买些礼品,不一会回来,父亲准备停当,只等娘俩上车,一口气启动出去,差不多一公里到了拿出不太大的缓坡处竟也不觉得比往常累需要推行,上坡至平坦处,父亲对母亲说“怎么今天这么省劲的,你们娘俩坐着都能骑上坡?”,什么无应答,父亲让出一只掌控车头的手摸了摸身后,无人,立即跳下车,像身后张望,“妈妈和李唯丢了”,当时的我这样想,半分钟后,父亲掉头,往回骑,不出100米,就看到母亲抱着李唯正缓步上坡,近前才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方才父亲启动太快,自己还没上车,就看到绝尘而去父亲的背影。幸好同村的大叔开车拖拉机经过,捎了她俩一段,不过因为不同路,就在坡下分岔路放下他们娘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