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没人看系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

猎杀齐柏林:L-31号 化为人影的王牌艇长

2018-01-24  本文已影响71人  基于云上的猫
战地1艺术概念图,事实上当时的齐柏林飞艇不可能飞的这么低。

1916年10月2日早晨,第一次世界大战,伦敦附近,波特斯巴尔。

好奇的英国平民在一家农场外面排成长队,他们每人付给农场主一先令,进入农场去参观一艘齐柏林飞艇的残骸。这艘R级超级齐柏林飞艇昨晚穿越北海,打算在夜色的掩护下空袭伦敦,但却不料被英国防空部队抓了个现行,燃着熊熊大火一头栽进了这里。指挥这艘齐柏林飞艇的是德国王牌飞艇指挥官海因里希·马蒂,他和他的L-31号的失败标志着齐柏林飞艇应用于战略轰炸的破产。

仅仅一年前,德军的齐柏林飞艇还是风光无限,他们大摇大摆地飞越英吉利海峡,把炸弹扔往伦敦,然后再大摇大摆地回来,如入无人之境。尽管这些齐柏林飞艇对伦敦的损害微乎其微,但是伦敦人民还是感受到了恐惧。直接来自于空中的打击,或者说,轰炸,毕竟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仅这一点就足够令人恐惧了。其实早在拿破仑战争时就有人臆想,想法国人会不会用刚刚发明的热气球,把大军从天上送过海峡,对英伦三岛发动攻击。差不多100年后,他们的恐惧成真了。

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曾经这样记录过1915年的一次夜间空袭:

我无法释怀。那晚星光黯淡,月亮不再是夜空中的女王,取而代之的是齐柏林飞艇。它们才是夜空的主宰,漂浮在夜空中的最顶点,发出像月亮一般金色的光,就连掷下炸弹也仿佛成为了星星。

看起来旧宇宙被摧毁了,熊熊燃烧,星星和月亮不复存在,天际崩裂,一个新宇宙冉冉升起。在新宇宙中,闪烁的雪茄状发光体在空中静悄悄地悬浮着,像新的月亮。与之相伴随的是地上接二连三爆炸的火光,这火光同时将地平线瓦解着。所以我们的旧世界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像是空气中的尘埃一般。

新的战争形态把旧世界掀得天翻地覆,在伦敦居住的人们夜夜都在恐惧着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被神出鬼没地齐柏林飞艇送上西天。不过从某种意义而言,齐柏林飞艇壮观得令人着魔,以至于包括劳伦斯在内的大批英国人冒着被炸上天的危险跑到街道上去,去一睹齐柏林飞艇的真容。

在德国那边,马蒂艇长和他的手下也为齐柏林飞艇强大的破坏力所震撼。“火焰冲天”,在1915年的一篇日记中,马蒂这样描述他下令将炸弹扔在霍尔本然后大火席卷到利物浦街火车站的情景。德国人对飞艇这个庞然大物也有自己的顾虑,这个顾虑是相当现实的。飞艇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而里面又填充了大量的氢气,劳伦斯眼中的可怕的“新月”在马蒂艇长眼中更像是一个棺材。马蒂曾满怀忧虑地写道:“我们指不定某天就葬身在一个烧的不成样子的残骸之下。”L-31号的第一工程师韦勒特也赞同艇长的忧虑:“我时常梦见一艘坠落的齐柏林飞艇,那情形不可名状,好像我前面有一条漆黑的地穴,而我正被推进去。”

海因里希·马蒂是德军(海军)飞艇部队的王牌指挥官。截至1916年10月,马蒂共执行了14次战斗任务,向英国投下了34吨炸弹,而且几乎每次都能毫发无损的返航。他即将指挥的新型R级“超级齐柏林”飞艇于1916年五月才首飞成功,是为当时德军作战序列中最新最强大的飞艇。

Heinrich Mathy 海因里希·马蒂

不过到了1916年夏天,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英国人终于明白该怎么对付这些齐柏林飞艇了。不光是城市完备的探照灯和防空火力,英国人还将普通子弹和燃烧弹组成混合弹链,装备在自己的战斗机上。于是马蒂和韦勒特的噩梦变成现实了。9月2日,SL-11号成为德军首艘在空中损失的飞艇。9月23号,L-33号被一架英国战斗机重创,不得不迫降投降,另一艘L-32号也被英国战斗机击落,飞艇上的密码本还被皇家海军情报人员冒着大火抢了出来。

L31号准备起飞,离开霍德霍尔茨(Nordholtz) 

1916年10月1日,L31号飞艇从诺德霍尔茨(Nordholtz)起飞,趁着夜色抵达伦敦,原计划与之伴随的还有其他10艘齐柏林飞艇。事实上,这支编队从来没有真正组成过,因为除了马蒂的L-31外,其他飞艇不是偏离航线就是因为结冰被迫返航。比如与L31的同级的L30号,它的艇长不愿重蹈L-32号的覆辙,匆匆扔了炸弹就回去了。但马蒂乃是德军王牌艇长,他胆大包天,屡屡率艇穿越防空火力最为密集的伦敦市中心实施轰炸,人送外号“鲁莽的马蒂”。身为德军飞艇部队的骄傲,马蒂大概不想打退堂鼓的,他关闭发动机,打算借者微风,在黑夜中悄无声息地飘到伦敦市中心。他的计划并没有奏效多久,凌晨0:30分,正当马蒂打算重新开启发动机之时,L-31号被一束探照灯发现,整个飞艇被照得通亮,其他探照灯和高射炮火也围了上来。马蒂当即下令扔掉了全部炸弹,打算迅速爬升到英国高射炮和战机的升限之上。

超过50枚炸弹沿着一条半英里的直线一股脑地砸到了栗树街上。347座房屋遭到损坏,但所幸只有一名16岁女孩的左手被震碎的玻璃划破。还有一匹小马的腿被弹片炸伤,他的主人不得不结果了它。

几乎扔掉了自己全部负重的L-31号开始缓缓上升,马蒂艇长仿佛松了一口气,命令飞艇急速向西转向。他们眼看就要逃脱成功了。

伍尔斯坦·邓普斯特(Wulstan Tempest)

此时在距离L-31号15英里(24km)的空中,伍尔斯坦·邓普斯特少尉正在一架B.E.2c战斗机上被冻的瑟瑟发抖。他在两个半小时之前,也就是昨夜的22:00起飞,在伦敦冰冷的雾中爬升了很久才爬到了15,000英尺 (4,600 m)的高度并开始自己夜间巡逻任务。15,000英尺,这个高度已经在浓雾之上了,少尉头顶上只有寒冷又静谧的星空。祥和的气氛没有持续很久,随着一阵轰鸣,少尉向东北方向望去,发现四分之一个城市的探照灯的光束聚成了一个点,在那个点上,马蒂的L-31号被照得通明。

邓普斯特少尉隶属于第39(本土防卫)中队,正是这只部队在之前一个月内击落了SL-11号、L-31号、L-32号,即之前提到过的全部损失的齐柏林飞艇。

邓普斯特少的座机——编号为4557的B.E.2c型战斗机

L-31号的逃生之路比马蒂艇长预想的要困难得多。尽管四台迈巴赫发动机开足了马力,但也许是一发高射炮炮弹歪打误着的击中了飞艇的气囊导致一部分氢气外泄,L-31号的爬升非常缓慢。马蒂船长和他的艇员们束手无策,只能干坐着等飞艇慢慢飞出防空火力的射程。

邓普斯特少尉发现L-31后迅速选择了一条航线,开大节流阀前去追击。据他回忆,这场追击一点也不愉快,因为地面的高射炮部队一点也不友好,他们好像根本不知道这架孤零零的B.E.2c战斗机正在去解决他们可能永远也打不来的庞然大物,而是继续向天上疯狂射击着。就这样,邓普斯特少尉不得不在友军的毫无精准度可言的弹幕之上截击L-31号。

随着下面炮火越来越密集,少尉知道自己越来越接近这艘飞艇了。但是这时飞机的燃油泵突然出现了故障,邓普斯特少尉不得不用手泵维持油压,开飞机仿佛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体力活。邓普斯特一边压油,一边操控地飞机,继续迎面向L-31号靠近。

飞艇终于进入射程了,邓普斯特占据了有利高度,开着飞机向缓缓上升的齐柏林飞艇俯冲。觉得时机合适,已经气喘吁吁,快被冻僵的邓普斯特狠狠地压了一下燃油泵手柄,然后腾出手来操作飞机上的刘易斯机枪对着L-31号进行扫射。与此同时,发现自己被战斗机缠上的L31艇员除了驾着飞艇绕圈子之外,能做的也只剩祈祷了。可飞机的机动性远比飞艇好得多,邓普斯特甚至感觉不到飞艇在徒劳地绕圈子。第一轮扫射过后,邓普斯特又飞到飞艇的底下来了一梭子。他看着曳光弹穿透了飞艇薄薄织布外壳,但飞艇本身好像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又飞到了飞艇的后面,打算进行最后一击。正当这时,飞艇突然熊熊燃烧起来,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灯笼”,飞艇内超过一百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开始燃烧、爆炸。

航空画:邓普斯特截击L31号

丧失了浮力的齐柏林飞艇一头宰了下去。邓普斯特少尉拼了命驾驶着飞机一边极速俯冲一边翻滚,避免被头顶上这个巨大的火球吞掉。已经力竭的邓普斯特最后开飞机回到了机场,但是由于太过疲劳和寒冷,他降落时把飞机的起落架摔坏了,自己也一头撞到了机枪上。

熊熊燃烧并且被探照灯围绕的L-31号成为了那天晚上伦敦城市上空最耀眼的“明星”。方圆好几英里,数以万计的英国民众望着天上的这团火球,拍手称快。他们当然不会注意到邓普斯特少尉和他的小飞机,因为在这团巨大的火球面前,那只是个小黑点。

那天晚上执行的另一艘德军飞艇L21号在远处目睹了这一切,L21号的艇员拍下了这对于自己来说极为惊悚的照片。这团巨大的火球对德国飞艇部队士气的打击是无可估量的。

坠落的L-31号

待在熊熊燃烧并缓缓下坠的L-31号的马蒂船长和他的艇员面临着自己唯一也是最后的选择:待在飞艇中最后被烧死,还是纵身一跃,然后摔死。大概是坠地而亡可能比烧死来得痛快,马蒂艇长选择纵身一跃。他裹着妻子送给他的围巾然后纵身跃下,仰面下坠,在地上摔出了一个几英迟深影子一样的坑。在德国那边,有传说马蒂在坠地后还奄奄一息了两分钟才咽气,这个就无从考证了。

L-31号最终坠落到了波特斯巴尔(Potters Bar)的一颗橡树旁边,这颗被烧得不成样子的橡树后来被命名为“齐柏林橡树”。大火烧了很久,并且伴随着飞艇铝架燃烧发出的诡异的响声,以及弹药和油箱的爆炸。之所以说马蒂艇长坠落后还活了一段时间完全是一个传说,是因为飞艇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没有人敢接近,不可能有人知道他当时死没死。坠落现场一片狼藉,而且相当危险。据说当一个警察急匆匆地穿过农场打算靠近坠落点时,飞艇的一个螺旋桨突然被炸飞,径直朝着那位警察滚了过去。这位警察也算身手敏捷,往旁边一扑躲了过去。这个势不可挡的螺旋桨在摧毁了一个草垛后才停下。

第二天一早,军队迅速封锁了现场,不许任何人进入。坠落地点的农场主恳求军方,允许向那些想去看看L-31号残骸的民众收取一便士,让他们进入农场,并许诺这收入扣除自己农场的损失后将全部捐给红十字会。刚刚恢复了元气的邓普斯特少尉也一早过去了。作为昨晚击落L-31号的英雄,按道理说,只要他摆明自己的身份,农场主会免费让他去参观。可是邓普斯特少尉并不想声张,他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向农场主付了一便士,挤在人群中,面对着L-31的残骸和马蒂艇长留下的“影子”沉思了许久。

马蒂艇长留下的“影子” “齐柏林橡树” 在网站上拍卖的L-31号的“遗物”

参考资料:

atomnesia.L31 and the Shadow of a Man Dropt

Morgan, Tom.Decisions at Potters Bar: "Burn or jump – what will you do?"

Rimmell, Ray . The Last Flight of the L-31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齐柏林飞艇空袭》

Wulstan Tempest.Wikipedia

No. 39 Squadron RAF.Wikipedia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