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读孤独的价值
有幸让我能在有生之年理解一下孤独的价值这篇文章,改变了对孤独的偏见。人们往往会排挤一些性格孤僻或者不合群的人,这倒不是他们不喜欢交际,而是那些合群者往往是随大流,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个性而已。
心理学往往会把这类归结为一种病态,想要把孤独者的性格改变过来,随大流,但收效甚微。时隔五年的班级聚会,你想去吗。或许想去或许不想去,往往有个性的孤独者不愿意参与这类拉关系式的形式主义聚会。而最后酒肉桌上的聚会人更显的孤独,为了更显体面,喝的烂醉如泥,独自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而没有一人送你回家。有个性的同学不是你所想的他会没有你这帮酒肉朋友而独自伤心,而此刻你也许不知道他们在哪座大山里学陶渊明呢。
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就比如交往和独处。厌倦了高楼林立的闹市,就想逃离此类地方,比如崇拜的大师兄,这会肯定又在哪座大山之中逍遥呢。交往是种强大的能力,别忽略了独处乃比交往更强大。不会独处的人是虚假的自我,它直击你的内心,撕下那块虚伪的面具,你的一切尽收眼底。他们只是喜欢顺从,而不喜欢体验外面的生活,世界是用来顺应的而不是体验的,这往往就会有更多的无意义。独处是心灵的整合,不追求对错输赢,拥有一块安静之地往往更显价值。
当代作家陈开红,学名雪漠,他在著作《大漠祭》的时候断绝了一切交际,他的心里只有宁静二字,世间的繁华与他无关,孤身一人写出了这部作品。曾一度被外人认为他可能去世了,岂不知四年后他的作品出版了。
有些人在与世隔绝的时候也会出现抑郁之类的,而被克服了的往往就会有大作,而潦倒甚至偏激就会走向自杀。这样的结局让读者不明白,为什么看似好端端的又跳楼了,又卧轨了之类的。但你让他们跟小朋友交流往往会很自在,透漏出单纯的心思,说明他们还是向往那片安静的圣地。
这意味着孤独既不是野兽也不是神灵。
朝圣路上的藏民们心中无比的平静,没有任何杂念,一心向着神圣之地。他们不能说是一种孤独,而是心中的信仰驱使他们主动寻找心中的那份孤独。对于毫无信仰的汉族人是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中年人就必须得有自己的空间,让自己繁杂的心里清一清,好享受日后的老年的生活,甚至死亡。如果他们一直处于繁杂的压力之中,往往那根神经就会被扯断,疾病也会随之而来,更不可能接受日后的一天天衰老,不免觉得空虚一生,那就可怕了。
最可悲的两大孤独是老人与孩子。虽然中国老人的娱乐方式有很多种,广场上扎堆跳舞锻炼身体,甚至在相亲一角有周六找女婿周末找老伴的趋势。他们也许还没有接受心中的孤独,其实更多的是心中没有放下执念,贪欲之心让他想要留更多自己的影子在世间,说白了就是心境没有接受最后的死亡。西方老人往往坦然接受自己的老去并诚然接受死亡,这完全与中国相反,且不说这与国情不同,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内心的坦然吧。
孩子的孤独也会产生极端,也许从小孤独的孩子心理会很难接受陌生人的关怀,这对他们来说保留一份单纯在心底更显得有价值。但是也不例外单纯的他们是否会遭殃,想让爱情的结晶有更好的出路,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实现自己不曾实现的梦想,而饱受欺压。鲁迅笔下的吃人社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岌岌可危。
所以如何利用孤独的价值这就更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