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7-10-01  本文已影响10人  建群

最近知识摄入量比较大,这让我不得不思考在忙碌地躯体下,思维的进阶速度。
读的书是否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还是只是为了缓解焦虑,盲目的去追求量的提高。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辈子的书是读不完了,哪怕向天再借五百年。

所以,重点在于效率。

我查询了大多数提高阅读效率的书籍,强调下这里的效率不仅仅是阅读速度,因为在没有认知提高的前提下,快是没有意义的。
其中《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很有指导价值。它将读书分为四个层次:

其实我并不觉得这四个层次是分先后顺序的,只是应用场景不同。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强调对内容的理解,适用于理解阶段,如小学生理解语文课本。别觉得不重要,在学习新事物时,我们可永远是小学生。举个个人例子:
我当初在看经济学时,被开篇推荐序吓到了,术语琳琅满目,当时感觉连小学生(认知)都不如,可见基础阅读在新事物面前的非凡意义。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用于建立对书的基础认知。比如什么类型题材,作者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书的审视。审视什么:

这样也就基本断定书的必要性。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即要详细消化内容,最终内化成自己的。此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需要边读边产生疑问(如果没有疑问,作者的小标题是最好的问题),边读边做笔记。读书的本质是交流,在书空白处做些思考标注是很有意义的。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阅读多本谈到同一主题的书或资料。对某一类问题进行系统的求解。

这本书的灵魂就是这四大层次,主要贡献是作者清晰地阐明了读书的流程性问题,相信平时我们在买书或挑书阅读时这四个层次都经历过,只是没系统想过这个问题罢了。

读书是功利的。
一定要带着目标去读,拿着问题去读,不盲目更容易坚持,因为总会有所得,有所反馈。
将书中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
内化这个过程需要调用大量的思维,在已有认知模型上进行改造,就像盖房子,是砌垒的一个过程。斯科特的《Learn more study less》这本书对于内化有很形象的比喻,推荐阅读。

高效只是伪装,学习是个慢动作,雕刻大脑要慢且深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