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聚光灯效应

2018-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鸣沙石丨写作群招人

聚光灯效应(spot light effects)是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指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

而我要正向的来使用它。

提出这个模型是因为在与1/6群骨干交流的过程中想说的太多,为了准确和形象就想用这个模型来讲明白1/6群的生长逻辑。

基于对成长的一个信念:每次的成功或者失败都源于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经历这件事情的时刻就是我们被聚光灯照亮时刻。

而这个事件的整个结果只说明一个问题:能不能HOLD住聚光灯。

弱者在聚光灯下变的处处不自然,而强者在聚光灯下越变越强,我希望1/6群主动做好被聚光灯照射的准备,没有聚光灯也要主动去找聚光灯。


要在聚光灯下秀一场,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首先我们自己得有才艺展示。核心的逻辑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这里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在做有意义的、能感动人的事情吗?我的样子让观众赏心悦目了没有?

2.接着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舞台。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舞台是大的、小的?永久的、临时的?我的信念是什么?我是谁?这个舞台要用到手、脚还是大脑?要耍枪、还是耍棒?

找到了舞台也就找到了“分内的事”。

3.要有观众。我们做的事情满足了别人哪个方面的需求?我们是在让事情变的简单、高效?还是在让事情变得神秘、复杂?

4.要有温暖、专业的团队。背后支持的教练可靠不可靠?我们的组织架构是否完整、高效?广宣工作、品控工作和流程运作是否过硬?能否有效满足持续成长的需要。

5.要会自己打光。收获了别人的关注没有?灯光给的是否充分?我们自己心中有没有光?我们能不能自己发光?不要做一个总是借光的人。


总的期望是做一个持续成长和进步的小团体:主动成长、好好成长、一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