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何意义

2018-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b4021c76860f

最近在思考人生,思考死亡之于生命是怎么样的。

虽然这是一个太哲学、太沉重的话题,凭借现在的阅历也无法有很深刻的理解,但用现在仅有的浅薄的见识试着写写。

一不小心,淘到一本书《人生有何意义》,没想到居然是胡适先生所写。最初看到这样的书名,想来大概就是一本鸡汤书而已。

然而毕竟是胡先生,开篇即用哲学却也不觉得难以理解,当然我觉得讲屠格涅夫的宿命论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启发。

胡先生在那时候就批评,现在人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思想是社会的奢侈品。

现在又何尝不是更甚呢,拥有独立思想的人何其稀有,遇见一个喜欢一个。

说一件印象深刻的经历,在当助教的时候,一个清华的大二学建筑的同学,在写经济小文章的时候,文字看了让人不由得心生千般喜欢。

之前公司在做一个小调查,问喜欢跟怎么样的人一起工作。最后大家普遍欣赏那些喜欢思考的人,逻辑清晰的人。

思想,真是一种捉摸不透又让人喜欢的东西。

关于人性,屠格涅夫认为,人性没有客观的真伪、善恶、美丑。自然是最高法则。

其实运用经济学的选择理论来解释,每个人行为的选择都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最大化自己效用,这个约束条件来自于方方面面,环境、认知、资源等等。我更尝试去理解每个人行为背后的支撑点,即使是一件看起来不那么善良的事情,背后一定是有原因支撑着人们做这样的选择,行为事出有因。

在屠格涅夫看来,人性无怪乎两种,一种是把自我看得比其他东西更重要;另外一种是把自我以外的某些东西看得更加重要。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对应着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

像哈姆雷特这样的人,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们会去质疑所有的信念,认为只有自我才是至高无上的。而堂吉诃德却是一种能够为了真理,为了信仰而牺牲自己的人。屠格涅夫不带任何评价的来展现他自己小说里的人物特征,对于读者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当然这样不同的人生,总是由不同的人生境遇所导致的,对于他们行为的对错,本身无可指责。当然作为一个价值的引导,而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就像我一直作为人生信条的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大概是我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在某个人生的阶段,我需要把满足自己看得比其他东西更加重要,包括不需要为生活而拮据,能够自由地去生活。而在另外一个人生阶段,我能够为外在的人生信条去奉献自己。当然也有可能,当你在追求某种外在的人生信条的时候,发现原来内在的自我也实现了。

在此,我要感谢国发院带给我的关于经世济国的教育与熏陶,时常反思自己作为一只低等动物,在国发院这种大神云集的地方,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理由。此时,从学校毕业了之后,发现肩上背负着社会对国发院的沉重的标签,更加应该提醒自己,追求卓越,不能为国发院丢脸。

而今在区块链行业,我最初是带着什么梦想来的呢?大概就是哈姆雷特的自我实现的梦想。

这里是一群极其聪明的人操作着游戏,和芸芸众生一起玩的地方。一个在技术没有落地的混乱市场上,众说纷纭的对立与冲突。

如何去思考它对新的生产关系带来的变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