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届“律事通”互联网+法律高峰论坛落下帷幕
来源:律事通
2016年1月9日由杭州市律师协会、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杭州云法律事通共同发起的2016首届“律事通”互联网+法律高峰论坛在浙江宾馆顺利举行。
本次论坛受邀出席的演讲嘉宾有最高人民法院法研所副所长范明志、中国律师网主刘耀堂、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奚玮、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傅蔚冈、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单勇。
本次论坛受邀出席的的领导有杭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徐前、杭州市律师管理处处长丁洁、杭州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徐如红、杭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王立新、杭州市律师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沈海鸥、杭州市律师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叶胜男、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永红、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洪武。
在本次论坛活动中,最高人民法院法研所副所长范明志做了演讲,其演讲主题为:“互联网+法律”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趋势,指出司法必须调整网络上说发生所有的社会关系;同时,司法必须信息化必须互联网化,必须尊重互联网,只有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法律才能完成调整互联网上社会关系的任务。最后,法律包含着法官、律师、企业法务、法学教授等不同的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应当认清互联网与各个职业的的性质和特点,使互联网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进器。中国律师网主编刘耀堂、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奚玮就范明志的主题演讲做出了相应评议。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傅蔚冈、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单勇分别做了互联网与法律服务市场的挑战、地理信息系统与犯罪测量的主题演讲。傅蔚冈院长在其演讲中阐述:互联网可以拓展交易半径,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那么,法律服务市场当然也应该与时代接轨,融入互联网+的潮流。互联网+能带给法律服务的将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与此同时,单勇教授探究了地理信息系统与犯罪测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研究表明,当前,盗窃占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量的70%以上,“两抢一盗”案件与城市空间环境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基于GIS的犯罪制图技术能够精准探测犯罪热点,寻找到聚集大量犯罪的少数路段和网格,把握热点的空间演化特征,借助空间回归模型度量各种空间因素对犯罪热点的影响机理。犯罪制图研究为针对热点的地点警务、犯罪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
“互联网+法律”的主题论坛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活动期间,全国各地法律工作者共同探究如何实现法律互联网化。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全国律师交流平台,加强全国各地律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树立全新的律师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