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画出来这么简单——思维导图学习法
有个观点是,以教为学是快速提升自己知识深度的方法之一。
也源于此,为了满足我内心一个小小的教学愿望,我开始搜寻市面上有关思维导图教学以及领域应用的书。在进行深入的学习过程当中,才发现之前满足思维导图笔记法,才仅仅只是皮毛而已。
KMST知识地图学习法,详细的方法如下:
1,浏览书名(或文章名),以及目录(或小节名),掌握全书的大纲,思考哪些是自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猜测作者可能要说的重点是什么等等,根据这些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2.快速阅读全书,遇到不懂的,重要的信息以及图表,标记下来,不要停顿。阅读完整书之后,对比第一张思维导图,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并且讲其绘制成第二张思维导图。
3.再次阅读全书,要仔细的阅读符合自己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并且用荧光笔或者有色笔做好关键词的提取,完毕之后,讲其按照逻辑结构,绘制成容易记忆的思维导图(第三张)。
4.检视自己的第三张思维导图笔记,是否符合学习目标和重点,是否需要调整。
5.对于需要特别记忆的内容,可以凭借记忆进行一次手绘,不能边看边绘。只在重要的内容上增加插图强化记忆。
6.经常回顾自己的笔记,形成一个长期的记忆,注意使用照片记忆法(并非边看边记忆)。
这些方法是不是很熟悉?
《精进》中所说高段位的学习者;《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介绍的阅读标记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检视阅读、分析阅读;洋葱阅读法课程当中提到的如何阅读书籍中都有相关的内容。
众所周知,思维导图的推广宣传语是其可以应用于学习阅读,个人管理,时间管理,策划,项目流程管理等等众多领域。可市面上却难有相关领域详细应用的教学向书籍或文章。
KMST知识地图学习法正是关于阅读和学习的教学向应用方法,它结合了思维导图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应用,详细的教学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学习。
在学习KMST知识地图学习法之前,我习惯于一边阅读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最初我是想囊括所有的书籍内容,经过实践后,我只保留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整个思维导图的信息量仍旧很巨大,其实这是不符合成人的应用型学习方式的。
在导图的绘制次数上,我也理解是需要进行几次绘制的,只是我往往二次绘制的思维导图,与第一幅也并无区别,没有想法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修饰原来的思维导图,让其变得更美观而已。其实并非无法产生思考上的变化,真正的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被固定在使用导图记录知识上了,并没有进行其他方向的深入思考。
在学习过笔记三分法,无法否认的是,笔记三分法确实很适合深入思考,因此我也误以为要深入思考也只能使用三分法进行,思维导图有这方面的限制。而其实这也是思维被禁锢的体现。
KMST知识地图学习法让我获得了新的提升。
思维导图在学习思考的每一个阶段不同的应用,如何对主题内容进行解构,以及解构后如何归类层阶和分类。每一幅思维导图的绘制都应该是不同方向的思考,甚至是一层思考深过一层思考。
而知识点的攫取,并非是尽可能的全面才好,而是重点,有用,符合目标。
我曾经还有一个很小的纠结,软件绘制节约时间,但是在强化记忆方面没有手绘的强。因为,手绘更能调动人的左右脑,强化感官记忆。在强调效率的当下,当然是软件思维导图更具有优势,但当我有想强化记忆的内容时,我是可以对这一部分内容在进行一次手绘的,只是需要注意,并非是一边抄一边绘制,而是凭借记忆力来进行手绘。
至于在插图上面,不可否认,图漂亮的思维导图更具观赏性,只是过多的美化,会让人忽略文字。在选择需要绘制插图的内容上,我曾经是比较随意的,因为,我认为插图并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作用,它只是修饰美化的一种手段而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绘制插图的内容,应该是导图中想强调的部分,而非任意选择。
书籍:《思维导图应用宝典》 孙易新
并非是画出来这么简单——思维导图学习法